文档详情

《古树名木鉴定技术规范》.docx

发布:2025-05-01约9.45千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Q/LB.□XXXXX-XXXX

PAGE2

ICS

FORMTEXT

CCS

FORMTEXT点击此处添加CCS号

FORMTEXT46

FORMTEXT海南省地方标准

DBFORMTEXT46/TFORMTEXTXXXX—FORMTEXTXXXX

FORMTEXT?????

FORMTEXT古树名木鉴定技术规范

FORMTEXT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identificationofancientandfamoustrees

FORMDROPDOWN

FORMTEXT(本草案完成时间:2024.12)

FORMDROPDOWN

FORMTEXTXXXX-FORMTEXTXX-FORMTEXTXX发布

FORMTEXTXXXX-FORMTEXTXX-FORMTEXTXX实施

FORMTEXT???????发布

STYLEREF标准文件_文件编号DB46/TXXXX—XXXX

PAGE1

STYLEREF标准文件_文件编号DB46/TXXXX—XXXX

目次

TOC\o1-1\h\t标准文件_一级条标题,2,标准文件_二级条标题,3,标准文件_附录一级条标题,2,标准文件_附录二级条标题,3,前言 I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鉴定方法 2

4.1树种鉴定 2

4.1.1现场识别 2

4.1.2标本影像鉴别 2

4.2树龄鉴定 2

4.2.1访谈估测法 2

4.2.2文献追踪法 2

4.2.3回归估测法 2

4.2.4年轮鉴定法 2

4.2.5CT扫描法 2

4.2.6环纹法 3

4.2.7树干—树冠比率线性回归测年法 3

4.2.8特殊树种测定 3

4.3古树分级 3

4.4古树群确认 3

4.6名木鉴定 4

4.6.1特征确认 4

4.6.2鉴定方法 4

4.7存疑树种鉴定 5

5鉴定流程 5

5.1鉴定人员要求 5

5.2鉴定组织 5

5.3鉴定分析 5

5.4树种鉴定流程 5

5.5死亡鉴定流程 5

6结果判定 5

7公布 6

8标识 6

9鉴定档案 6

9.1古树名木鉴定资料 6

9.2存疑树种鉴定资料 6

9.3死亡鉴定资料 6

10异议 6

附录A(规范性)表A.1古树名木鉴定意见书 7

附录B(规范性)表B.1调查存疑树种鉴定表 8

附录C(规范性)表C.1死亡鉴定意见书 9

参考文献 10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海南省林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古树名木鉴定技术规范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古树名木树种、树龄及死亡鉴定的术语和定义、鉴定方法、鉴定流程、结果判定、公布、标识、鉴定档案和异议。

本标准适用于海南省内古树名木的鉴定工作。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LY/T2737古树名木鉴定规范

LY/T2738古树名木普查技术规范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古树ancienttree

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

[来源:LY/T2737—2016,3.1]

古树群ancienttreegroup

一定区域范围内古树个体数量达20株及以上,且密度不小于20株/hm2,相对集中生长、形成特定生境的古树群体。

名木notabletree

具有重要历史、文化、观赏与科学价值或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

[来源:LY/T2738—2016,3.2]

古树后续资源ancienttreefollow-upresources

树龄在60年至99年的树木。

[来源:海南省古树名木保护管理规定(2022年修订)]

生长势growthpotential

树木当前生长发育的旺盛程度及将来的潜力评估,用叶片、枝条和树干的生长状态进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