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27《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 北师大版.docx
三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27《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北师大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三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27《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北师大版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27《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主要内容包括:认识情绪、学会调节情绪、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情绪的多样性,学会合理表达和调节情绪,培养面对挫折的勇气和乐观的心态。
核心素养目标
1.情感认知:培养学生认识和理解自身及他人情绪的能力,提高情绪管理意识。
2.社会交往:通过互动体验,提升学生与他人沟通协作的能力,增强团队意识。
3.自我管理:引导学生学会面对挫折,培养自我调节情绪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积极心态: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学生对情绪多样性的认识,理解不同情绪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2.学会合理表达和调节情绪的方法,包括自我安慰和寻求支持。
难点:
1.学生在面对挫折时,如何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2.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如何准确地表达和理解不同情绪。
解决办法:
1.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情绪的多样性和影响,结合生活实例加深理解。
2.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情绪调节技巧,教师适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3.利用心理游戏和互动活动,帮助学生体验挫折,引导他们学会自我安慰和寻求支持。
4.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反思自己的情绪反应,鼓励他们形成积极应对挫折的策略。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讲解情绪的基本知识和调节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认知框架。
2.讨论法:组织学生围绕情绪调节策略进行小组讨论,促进思考和交流。
3.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情绪状态,学习情绪调节技巧。
教学手段:
1.多媒体展示:利用PPT展示情绪的图片和视频,直观地展示情绪的表达和影响。
2.心理测试软件:运用心理测试软件,让学生进行情绪自我评估,增强学习的互动性。
3.情景模拟:通过模拟实际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情绪调节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详细内容:
1.教师以一个简单的故事或日常生活小插曲引入,如“昨天我在超市不小心打翻了牛奶,我当时的感受是怎样的?”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打翻牛奶虽然是一件小事,但情绪反应可能会很大。
3.提出问题:“我们如何面对这样的小挫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来处理这样的情绪?”
4.引出课题《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
二、新课讲授(15分钟)
1.讲解情绪的基本知识,包括情绪的种类、情绪对人的影响等。
-教师通过PPT展示不同情绪的表情图片,引导学生识别情绪。
-举例说明情绪对个人行为和人际交往的影响。
2.介绍情绪调节的方法。
-教师讲解深呼吸、放松肌肉等自我调节技巧。
-通过视频展示情绪调节的实例,如冥想、运动等。
3.讲解面对挫折的积极心态。
-教师分享一些面对挫折保持乐观心态的名人故事。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从挫折中学习和成长。
三、实践活动(20分钟)
1.角色扮演:学生分为小组,模拟生活中遇到挫折的场景,进行情绪调节的练习。
-教师提供一些情境,如考试失败、丢失物品等。
-小组内进行角色分配,一人扮演遇到挫折的角色,其他成员提供情绪调节的建议。
2.小组讨论:学生讨论如何更好地表达和理解他人的情绪。
-教师提出问题,如“如何理解他人的情绪?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
-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看法。
3.情绪日记:学生记录自己一天中的情绪变化,并尝试分析原因和调节方法。
-教师示范如何写情绪日记,包括情绪、原因、调节方法等。
-学生完成自己的情绪日记,教师巡视指导。
四、学生小组讨论(15分钟)
1.学生分享自己在角色扮演中的感受和学到的情绪调节技巧。
-举例回答:“在扮演考试失败的角色时,我学会了深呼吸来缓解紧张情绪。”
2.学生讨论如何将学到的情绪调节方法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举例回答:“我学会了在遇到小挫折时,先冷静下来,然后尝试解决问题。”
3.学生交流在情绪日记中记录的情绪变化和调节过程。
-举例回答:“我发现当我感到沮丧时,散步可以帮助我放松心情。”
五、总结回顾(5分钟)
内容: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情绪调节的重要性。
2.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收获和体会。
3.提出课后作业,让学生继续练习情绪调节的方法。
4.教师强调保持积极心态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积极面对挫折。
用时:4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