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22_T3485-2023_马铃薯晚疫病绿色防控技术规程_吉林省.docx

发布:2025-04-28约2.91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020

CCSB05

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22/T3485—2023

马铃薯晚疫病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Technicalcodeofpracticeforgreenintegratedmanagementofpotatolateblight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发布

DB22/T3485—2023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吉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宋景荣、霍云龙、王忠伟、张宇航、白雪、李闯、杜茜、王洋、姚琪。

I

DB22/T3485—2023

马铃薯晚疫病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马铃薯晚疫病绿色防控的程序,规定了防治原则、种植前防治、播种期防治、生长期

防治、收获期防治及贮藏期防治等阶段的操作指示,描述了记录及档案的追溯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马铃薯晚疫病的绿色防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18133

GB/T29379

马铃薯种薯

马铃薯脱毒种薯贮藏、运输技术规程

GB/T31753—2015

马铃薯商品薯生产技术规程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1783—2009

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技术规范

3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由疫霉属致病疫霉[Phytophthorainfestans(Mont.)DeBary]侵染马铃薯引起的一种流行性卵菌

[来源:NY/T1783—2009,3.1]

脱毒种薯virus-freeseedpotato

指将晚疫病预测模型、气象数据监测终端、无线通讯、Wed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疫病知识、

防治建议有机结合,对监测地的马铃薯晚疫病信息进行实时监测、诊断,对病害的发生及流行进行预警

的系统。

1

DB22/T3485—2023

4

绿色防控程序

马铃薯晚疫病绿色防控程序分四个阶段,具体程序流程如图1所示。

轮作(见6.1)

选地(见6.2)

选择抗(耐)病品种(见6.3)

种植前防治(见6)

种薯选择与处理(见6.4)

切刀消毒(见6.5)

覆膜(见7.1)

控制密度(见7.2)

科学施肥(见7.3)

播种期防治(见7)

除草、清除病株(见8.1)

图1

2

DB22/T3485—2023

5

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采取农业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绿色防控。应选择

高效、低毒、低风险农药。农药的选择与使用应符合GB/T8321(所有部分)和NY/T1276规定。

6

种植前防治

6.1

轮作

不应重茬,忌迎茬;不应与茄科、十字花科类作物轮作或邻作;应与禾谷类、豆科等非寄主作物合

理轮作3年以上。

6.2

选地

选择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雨后及时排水。

选择抗(耐)病品种

6.3

应选择适宜吉林省种植的抗(耐)病品种。目前吉林省主栽品种费乌瑞它、尤金等易感品种,生产

中应加强对晚疫病的防控。

6.4

种薯选择与处理

选用脱毒种薯原种或一级种,种薯质量符合GB/T18133标准。种薯处理参照GB/T31753标准,

在种薯切块前,用75%酒精或0.5%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切刀5min~7min进行消毒。切刀每使

用15min~20min或切到带病种薯及时消毒或更换已消毒过的刀具,降低病菌人为传染几率。

7

采用大垄栽培,中晚熟品种每667平方米保苗3000株~3500株,早熟品种每667平方米保苗

视土壤肥力状况及品种需肥情况,控制氮肥,增施钾肥、有机肥、生物菌肥和钙、镁、硼等中微量

8

3

DB22/T3485—2023

8.1.1

8.1.2

及时防除田间杂草。

田间出现中心病株应立即拔除,放入塑料袋中密封,带出田外集中无害化处理;病株拔除后在

其周围撒生石灰或用代森锰锌、百菌清等保护性杀菌剂处理。

8.2

发病前预防

6月下旬至7月上旬依据中国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系统监测结果,在中心病株出现前且温湿度

等气象条件有利于病害发生时,喷施保护性杀菌剂1次~2次。药剂及用量详见附录A。

8.3

发病初期防治

当田间出现中心病株时,及时摘除病叶、拔除发病重的病株,立即喷施药剂进行全田防治,间隔7

d~10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