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T 3485-2023 马铃薯晚疫病绿色防控技术规程.docx
ICS65020CCSB05
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22/T3485—2023
马铃薯晚疫病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Technicalcodeofpracticeforgreenintegratedmanagementofpotatolateblight
2023-04-25发布2023-05-23实施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发布
DB22/T3485—2023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吉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宋景荣、霍云龙、王忠伟、张宇航、白雪、李闯、杜茜、王洋、姚琪。
DB22/T3485—2023
1
马铃薯晚疫病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马铃薯晚疫病绿色防控的程序,规定了防治原则、种植前防治、播种期防治、生长期防治、收获期防治及贮藏期防治等阶段的操作指示,描述了记录及档案的追溯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马铃薯晚疫病的绿色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18133马铃薯种薯
GB/T29379马铃薯脱毒种薯贮藏、运输技术规程GB/T31753—2015马铃薯商品薯生产技术规程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1783—2009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马铃薯晚疫病potatolateblight
由疫霉属致病疫霉[Phytophthorainfestans(Mont.)DeBary]侵染马铃薯引起的一种流行性卵菌病害。
[来源:NY/T1783—2009,3.1]
3.2
中心病株primaryinfectedplants
由病原菌初侵染引起的田间最早发现的发病植株。[来源:NY/T1783—2009,3.2]
3.3
脱毒种薯virus-freeseedpotato
通过茎尖脱毒组织培养技术生产的不带病毒的种薯。[来源:NY/T1783—2009,3.3]
3.4
监测预警系统monitoringandwarmingsystem
指将晚疫病预测模型、气象数据监测终端、无线通讯、Wed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疫病知识、防治建议有机结合,对监测地的马铃薯晚疫病信息进行实时监测、诊断,对病害的发生及流行进行预警的系统。
2
DB22/T3485—2023
4绿色防控程序
马铃薯晚疫病绿色防控程序分四个阶段,具体程序流程如图1所示。
轮作(见6.1)
轮作(见6.1)
选地(见6.2)
选择抗(耐)病品种(见6.3)
种薯选择与处理(见6.4)
切刀消毒(见6.5)
覆膜(见7.1)
控制密度(见7.2)
科学施肥(见7.3)
除草、清除病株(见8.1)
发病前预防(见8.2)
生长期防治(见8)
发病初期防治(见8.3)
流行期防治(见8.4)
贮藏期防治(见10)
收获期防治(见9)
播种期防治(见7)
种植前防治(见6)
图1马铃薯晚疫病绿色防控技术程序流程图
DB22/T3485—2023
3
5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采取农业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绿色防控。应选择高效、低毒、低风险农药。农药的选择与使用应符合GB/T8321(所有部分)和NY/T1276规定。
6种植前防治
6.1轮作
不应重茬,忌迎茬;不应与茄科、十字花科类作物轮作或邻作;应与禾谷类、豆科等非寄主作物合理轮作3年以上。
6.2选地
选择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雨后及时排水。
6.3选择抗(耐)病品种
应选择适宜吉林省种植的抗(耐)病品种。目前吉林省主栽品种费乌瑞它、尤金等易感品种,生产中应加强对晚疫病的防控。
6.4种薯选择与处理
选用脱毒种薯原种或一级种,种薯质量符合GB/T18133标准。种薯处理参照GB/T31753标准,可选用25%甲霜灵悬浮种衣剂按药种比1:667~1:800拌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