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手术操作步骤.pptx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操作全程指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治疗冠心病的关键微创手术。本指南详细介绍从术前准备到术后随访的全过程。通过系统化的步骤讲解,帮助医护人员掌握PCI手术的精髓与技巧,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预后。oleh
PCI的定义和目的定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是通过导管技术重建狭窄或闭塞冠脉的微创手术。主要目的恢复冠状动脉血流,改善心肌供血,缓解心绞痛症状。临床意义减少心肌梗死风险,提高生活质量,延长患者寿命。
PCI的适应症稳定型心绞痛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尤其是有明确局限性冠脉狭窄者。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因急性心肌梗死导致的心源性休克,PCI是首选治疗方法。
PCI的禁忌症绝对禁忌症无显著冠脉狭窄无法耐受抗血小板治疗活动性大出血相对禁忌症终末期肾病严重左主干病变伴心功能不全近期出血性卒中需要评估严重肝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碍难以进行血管通路
PCI手术前准备全面评估综合评估患者病史、症状和临床检查结果实验室检查完成血常规、生化、凝血及特殊标志物检测影像学评估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冠脉造影预处理用药给予抗血小板、他汀类等预处理药物
患者评估:病史和体格检查详细病史采集胸痛性质与诱因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既往心脏病史药物过敏史目前用药情况全面体格检查生命体征评估心脏听诊肺部听诊周围血管评估心功能分级(NYHA)特殊关注点心律失常表现心力衰竭体征穿刺部位血管条件认知能力评估合并症状况
术前实验室检查检查项目临床意义异常处理血常规评估贫血和感染严重贫血需纠正肾功能评估造影剂肾病风险肾功不全需水化凝血功能评估出血风险异常需调整抗凝方案心肌标志物评估心肌损伤升高提示心肌梗死血脂谱评估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异常需强化他汀治疗
影像学检查:冠状动脉造影造影剂注射选择性插管后注入造影剂显示冠脉走行及病变多角度成像至少获取两个正交投影以准确评估病变严重程度定量分析测量狭窄程度、病变长度及参考血管直径手术计划制定根据造影结果评估技术可行性及手术风险
患者教育和知情同意手术必要性说明详细解释冠心病的严重性及PCI的治疗价值。告知不治疗的潜在风险和预后。手术风险告知明确告知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包括出血、心律失常、急性闭塞等。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术后注意事项教育提前告知术后卧床时间、活动限制和长期服药的重要性。强调定期随访的必要性。
术前用药准备术前12-24小时阿司匹林300mg负荷量,替格瑞洛180mg或氯吡格雷300mg负荷量。术前2-6小时他汀类药物高剂量(如阿托伐他汀40-80mg)。术前2-12小时肾功能不全患者补充水化(1ml/kg/h生理盐水)。术中即刻肝素100U/kg静脉注射(目标ACT300秒)。
手术室准备1设备检查确认导管台、监护仪、除颤仪等设备正常工作。检查影像系统功能是否正常。2耗材准备备齐导丝、导管、球囊、支架等耗材。根据预估病变准备适合尺寸规格。3急救药品阿托品、肾上腺素、硝酸甘油等急救药品齐备。确认给药通路畅通。4团队就位手术医师、助手、器械护士、巡回护士各就各位。明确分工和应急预案。
穿刺部位选择:股动脉vs桡动脉桡动脉穿刺优势出血并发症少患者舒适度高可早期活动无需长时间压迫股动脉穿刺优势血管直径更大适合大直径导管操作更直接复杂病例更适用选择原则优先考虑桡动脉复杂病变考虑股动脉考虑术者经验个体化评估
局部麻醉和消毒穿刺区域备皮使用剃须刀清除穿刺部位毛发,确保皮肤清洁无污物。消毒操作碘伏溶液由内向外螺旋式擦拭三遍,范围至少直径20厘米。局部麻醉穿刺部位局部浸润2%利多卡因5-10ml,待皮肤出现白色风团。无菌铺巾覆盖无菌巾单,露出穿刺部位,建立无菌操作区域。
建立血管通路动脉定位触摸并确认动脉搏动最强点,在其上方1-2cm处为穿刺点。穿刺针进入穿刺针与皮肤呈30-45度角缓慢进针,直至见到动脉血回流。导丝置入固定穿刺针,通过针芯置入J型导丝,导丝应无阻力滑入。鞘管放置撤出穿刺针,沿导丝置入血管鞘,确保鞘管内无气泡。
导丝和导管的选择诊断导管选择左冠:JL3.5-4.0右冠:JR4.0桡动脉:Tiger或Jacky异常开口:AL、AR等引导导管选择左冠:EBU或XB右冠:JR或AR根据支撑力需求选择尺寸考虑侧孔与否导丝类型选择常规病变:Runthrough等复杂病变:Fielder等CTO:ConquestPro等分叉:Sion等
导管插入技术导管预塑形根据目标血管解剖形态预先塑形导管尖端导管送入在导丝引导下将导管平稳送入主动脉根部寻找冠脉开口旋转导管使其尖端朝向目标冠脉开口确认插管到位注入少量造影剂确认导管位置准确
造影剂注射和冠脉显影1手动造影左冠4-6ml,右冠3-4ml造影剂,速率2-3ml/秒。多角度投照左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