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核酸采样人员培训考试考试练习题及答案.docx
新冠病毒核酸采样人员培训考试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新冠病毒核酸采样时,口咽拭子采集的部位是()
A.双侧扁桃体及咽后壁
B.舌尖
C.上颚
D.牙龈
答案:A。详细解释:口咽拭子采样主要是在双侧扁桃体及咽后壁部位进行擦拭,这些部位容易附着新冠病毒,能有效采集到可能存在的病毒样本。而舌尖、上颚、牙龈并非口咽拭子采集的目标部位。
2.采集新冠病毒核酸标本时,采样人员应采取的防护级别是()
A.一级防护
B.二级防护
C.三级防护
D.一般防护
答案:C。详细解释:由于新冠病毒传染性强,核酸采样人员直接接触可能携带病毒的样本,面临较高的感染风险,所以需要采取最高级别的三级防护,包括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防护服、乳胶手套、鞋套等。一级防护适用于一般门急诊等普通诊疗活动;二级防护适用于传染病留观室等;一般防护防护级别较低,均不适合采样人员。
3.以下哪种消毒剂可用于新冠病毒核酸采样点的物体表面消毒()
A.75%乙醇
B.95%乙醇
C.2%戊二醛
D.新洁尔灭
答案:A。详细解释:75%乙醇具有良好的杀菌消毒作用,能有效杀灭新冠病毒,可用于采样点物体表面消毒。95%乙醇主要用于燃烧灭菌等,其消毒效果不如75%乙醇,且易挥发不安全;2%戊二醛主要用于医疗器械的浸泡消毒;新洁尔灭常用于皮肤黏膜消毒,对新冠病毒的消毒效果相对较弱,不是采样点物体表面消毒的首选。
二、填空题
1.新冠病毒核酸采样所使用的咽拭子柄部应为______材质,避免影响后续检测。
答案:塑料。详细解释:咽拭子柄部采用塑料材质,是因为塑料材质化学性质稳定,不会与采样标本中的成分发生反应,也不会对后续的核酸提取、扩增等检测过程产生干扰,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采集后的新冠病毒核酸标本应在______小时内送到实验室检测,若不能及时送检,应置于______℃保存。
答案:2;20。详细解释:为保证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采集后的标本应尽快送检,一般要求在2小时内送到实验室。若不能及时送检,将标本置于20℃保存,可有效抑制病毒核酸的降解,保持标本的稳定性。
3.新冠病毒核酸采样过程中,采样人员每采集完一例标本后,都需要进行______消毒。
答案:手部。详细解释:在采样过程中,采样人员的手部可能会接触到被采集者的分泌物等,存在污染的风险。每采集完一例标本后进行手部消毒,可防止交叉感染,避免将上一个被采集者的病毒传播给下一个被采集者,同时也保护采样人员自身安全。
三、判断题
1.新冠病毒核酸采样时,被采集者可以不用张嘴,采样人员可直接采集。()
答案:错误。详细解释:口咽拭子或鼻咽拭子采样时,需要被采集者张嘴配合,充分暴露采样部位(如双侧扁桃体及咽后壁等),这样采样人员才能准确、有效地采集到标本。如果被采集者不张嘴,无法完成采样操作,也会影响标本质量和检测结果。
2.新冠病毒核酸采样标本采集管可以重复使用。()
答案:错误。详细解释:为避免交叉污染和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新冠病毒核酸采样标本采集管是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使用后应按照医疗废物进行处理,不能重复使用。
3.采样人员在进行新冠病毒核酸采样时可以不戴护目镜。()
答案:错误。详细解释:在进行新冠病毒核酸采样时,采样人员面临较高的感染风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是三级防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防止被采集者的飞沫、分泌物等溅到采样人员的眼睛,起到保护作用,所以采样人员必须佩戴护目镜。
四、解答题
1.简述新冠病毒核酸采样前的准备工作有哪些?
答案:
人员准备:采样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采样流程和操作规范,严格按照要求做好个人防护,穿戴好三级防护装备,包括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防护服、乳胶手套、鞋套等。
物资准备:准备好足够的采样用品,如咽拭子、采样管、病毒保存液、密封袋、标签、记号笔等;准备好消毒用品,如75%乙醇、含氯消毒剂等,用于采样过程中的物体表面和手部消毒;准备好必要的办公用品,如登记表、笔等,用于记录被采集者信息。
场地准备:选择通风良好、相对独立的采样场所,划分好清洁区、污染区和缓冲区,设置明显的标识;合理安排采样流程,确保被采集者有序排队,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离。
被采集者准备:告知被采集者采样前2小时尽量避免进食,前30分钟不要吸烟、喝酒、嚼口香糖等,以免影响采样结果;指导被采集者正确佩戴口罩,在等待采样过程中保持安静,避免大声说话。
2.请说明新冠病毒核酸标本采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答案:
采样人员防护:严格遵守三级防护要求,确保防护装备穿戴正确、完整,避免在采样过程中发生暴露。每采集完一例标本后,及时进行手部消毒,防止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