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核酸采样人员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新冠病毒核酸采样人员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30分)
1.新冠病毒核酸采样时,采集口咽拭子的正确部位是()
A.双侧扁桃体及咽后壁
B.舌尖
C.上颚
D.牙龈
答案:A
解析:口咽拭子采集的正确部位是双侧扁桃体及咽后壁,因为这些部位容易聚集病毒,能提高检测的准确性。舌尖、上颚、牙龈并不是病毒容易聚集的部位,采集这些部位的样本可能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
2.采集新冠病毒核酸标本时,采样人员应站在()
A.下风向
B.上风向
C.与患者平齐位置
D.无所谓风向
答案:B
解析:采样人员应站在上风向,这样可以避免采样过程中患者呼出的带有病毒的气溶胶直接吹向采样人员,减少采样人员感染的风险。下风向会使采样人员更容易接触到患者呼出的气溶胶,增加感染几率;与患者平齐位置也不利于防护;风向是有影响的,不能无所谓。
3.用于病毒核酸检测的标本应尽快进行检测,能在24小时内检测的标本可置于()保存。
A.20℃
B.70℃
C.4℃
D.室温
答案:C
解析:能在24小时内检测的标本可置于4℃保存,这样既能保证标本中病毒核酸的稳定性,又不需要复杂的低温储存设备。20℃和70℃一般用于需要长期保存的标本;室温下病毒核酸容易降解,影响检测结果。
4.新冠病毒核酸采样过程中,以下哪种操作是正确的()
A.采样前让患者用清水漱口
B.采样时用力擦拭咽后壁,防止标本量不足
C.采样后将拭子直接放入无菌水中
D.采样过程中,采样人员可以频繁调整手套
答案:A
解析:采样前让患者用清水漱口可以减少口腔内食物残渣等的干扰,提高采样的准确性。采样时应轻柔擦拭咽后壁,过度用力可能会引起患者不适甚至损伤黏膜;采样后应将拭子放入含有病毒保存液的采样管中,而不是无菌水;采样过程中频繁调整手套会增加污染的风险。
5.采集新冠病毒核酸标本的采样管上应标注的信息不包括()
A.患者姓名
B.患者年龄
C.采样时间
D.患者职业
答案:D
解析:采样管上应标注患者姓名、年龄、采样时间等基本信息,以便准确识别标本和进行检测结果的记录与追溯。患者职业对于核酸检测本身并不是必需的标注信息。
6.以下哪种情况不需要重新采集新冠病毒核酸标本()
A.采样过程中拭子被污染
B.标本保存不当导致可能影响检测结果
C.患者在采样后立即漱口
D.采样管上标注信息错误
答案:C
解析:采样过程中拭子被污染、标本保存不当导致可能影响检测结果、采样管上标注信息错误都可能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需要重新采集标本。患者在采样后立即漱口对已经采集的标本没有影响,不需要重新采集。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
1.新冠病毒核酸采样常用的标本类型有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口咽拭子、鼻咽拭子
解析:口咽拭子和鼻咽拭子是目前新冠病毒核酸采样最常用的标本类型,这两种采样方式操作相对简便,能较好地采集到可能含有病毒的样本。
2.采样人员在进行新冠病毒核酸采样时,应穿戴的防护用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防护服、乳胶手套
解析:医用防护口罩可以有效过滤空气中的病毒颗粒;护目镜或防护面屏能保护眼睛免受患者呼出的气溶胶的侵袭;防护服可以防止病毒污染采样人员的身体;乳胶手套能避免采样人员直接接触患者和标本,防止交叉感染。
3.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标本的运输应使用________专用运输箱,并在箱内放置________。
答案:生物安全、冰袋
解析:生物安全专用运输箱可以保证标本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防止标本泄漏和污染环境。冰袋可以保持标本在运输过程中的低温状态,保证病毒核酸的稳定性。
4.采样完成后,采样点产生的医疗废物应按照________类医疗废物进行处理。
答案:感染性
解析:新冠病毒核酸采样点产生的医疗废物可能含有病毒等病原体,具有感染性,应按照感染性医疗废物进行处理,以防止病毒传播。
三、判断题(每题5分,共20分)
1.采集新冠病毒核酸标本时,采样人员可以不戴护目镜。()
答案:错误
解析:采样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咳嗽、打喷嚏等,产生带有病毒的气溶胶,护目镜可以保护采样人员的眼睛免受病毒的侵害,所以采样人员必须戴护目镜。
2.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标本可以和其他物品混装运输。()
答案:错误
解析: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标本属于生物样本,可能含有病原体,为了防止交叉污染和保证标本的质量,必须单独使用生物安全专用运输箱进行运输,不能和其他物品混装。
3.采样人员在采样前后都需要进行手卫生。()
答案:正确
解析:采样前进行手卫生可以防止采样人员手上的细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