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血管性认知障碍诊断的治疗2025.docx

发布:2025-04-26约2.8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血管性认知障碍诊断的治疗2025

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cognitiveimpairment,VCI)是指由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病、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等)、显性(如脑梗死和脑出血等)或非显性脑血管病(如白质疏松和慢性脑缺血)引起的从轻度认知损害到痴呆的一大类综合征[1]。

对于65岁及以上的人群,轻度认知障碍(mildcognitiveimpairment,MCI)的患病率为20.8%,而与脑血管病及其血管危险因素相关的MCI患病率为8.7%,占据了MCI总体患者的42%。

诊断方法

VCI的临床推荐诊疗流程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起病形式、临床表现、进展方式、既往史、家族史等,同时要关注认知相关的其他主诉。

进行仔细的体格检查:明确患者是否存在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假性球麻痹、平衡障碍、步态障碍、震颤等体征。全面的认知评估:需获取证实认知障碍存在的客观依据,并对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的自理能力以及精神行为表现展开评估。影像学检查:头颅MRI检查是VCI影像诊断的“金标准”,借助影像检查来确定脑血管性损伤是否达到VCI的最低影像诊断标准;要对血管状况以及血流灌注情况进行评估,以明确颅内外大血管是否存在病变;在必要时,还需对患者的心脏状况进行评估,如开展心电图、心脏超

声等检查,从而确定是否存在心源性病变的相关证据。全面的实验室检查:建议的检验项目包括血常规、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肝功能、肾功能、血脂、空腹血糖等。必要时进行脑脊液相关检查;对于存在脑血管病或者认知障碍家族史的人群,建议进行完善的基因检测[2]。VCI的神经心理评估神经心理评估是识别和诊断VCI的重要方法,也是观察疗效和转归的重要工具,例如,快速神经心理筛查工具,包括简易认知量表 (mini-cog)、痴呆筛查问卷(AD8)、画钟测验等,以及简明智能状态检查(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还有照料者问卷,如AD8、老年认知功能减退知情者问卷(IQCODE)等。在实际的临床应用和研究过程中,可根据具体需求选用不同的测验进行评估。(其他详细的筛查方法可参见图1)图1.血管性认识障碍(VCI)神经心理评估推荐量表

血管性认知障碍的诊断要点①通过认知功能评估,明确存在认知损伤。②脑血管病与认知损害之间存在关联,即突然起病,认知损害发生的时间通常与≥1次脑血管事件有关,并在多次脑血管事件下呈波动样或阶梯样病程,或在没有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情况下,逐渐起病,缓慢进展病程,存在信息处理速度、复杂注意力和/或额叶-执行功能突出损害的证据,且具备下列特征之一:早期步态异常;早期尿频、尿急、其他不能用泌尿系统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解释的尿路症状;人格和性格改变,或其他皮质下损害表现[2]。③脑影像学检查显示,存在与脑血管病及认知损害模式相吻合的脑部影像学特征,具体表现为:这些影像学改变与脑血管病的定位相符,且其分布及性质与认知损害的模式一致,程度足以解释所观

察到的认知功能严重受损状况。同时满足②或③可以诊断为很可能的血管性认知障碍;

满足②但未行影像学检查,或影像学改变不足以完全解释认知损害,则诊断可能的血管性认知障碍;若影像学未见异常,则不能诊断可能的血管性认知障碍。

血管性认知障碍诊断之后,应进行脑血管病病因诊断。

治疗方法

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精神行为及其他非认知症状治疗、非药物治疗等。药物治疗VCI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胆碱酯酶抑制剂和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另外,改善微循环、神经保护和传统医学治疗也被广泛应用。一线用药鉴于VCI和AD在神经病理及神经化学机制上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叠,当前主要将两类已获批用于治疗AD的药物:胆碱酯酶抑制剂(如多奈哌齐、加兰他敏、卡巴拉汀等)以及非竞争性NMDA受体拮抗剂(如美金刚)应用于VCI的治疗中。其他辅助用药在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治疗中,银杏叶提取物、丁苯酞软胶囊以及尼莫地平这些药物,因能改善微循环,可作为一线治疗方案的辅助用药。而胞磷胆碱、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己酮可可碱、石杉碱甲、尼麦角林以及西坦类药物,对VCI也能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精神行为及其他非认知症状治疗治疗轻微精神行为症状,患者应首选非药物治疗。胆碱酯酶抑制剂与NMDA受体拮抗剂对VCI精神行为症状有一定改善作

用。

治疗抑郁症状推荐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非药物治疗其他可能有效但仍需深入探究的治疗措施包括:非侵入性的神经调控、结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