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22_T3308-2021_黄秋葵露地生产技术规程_吉林省.docx

发布:2025-04-28约3.35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020

DB22

CCSB05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22/T3308—2021

黄秋葵露地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codeofpracticeforproductionofokraintheopenfield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发布

DB22/T3308—2021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中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吉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雪、朱国民、徐海钰、李玉环、兰西、李艳军、张宇航。

I

DB22/T3308—2021

黄秋葵露地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确立了黄秋葵(AbelmoschusesculentusL.Moench)的生产技术的程序,规定了产地环

境和地块选择、农业投入品、栽培方式、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贮存、运输等阶段的操作指示,

描述了生产记录与档案追溯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黄秋葵露地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2118蔬菜育苗基质

NY/T5010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亦称咖啡黄葵、羊角豆、补肾菜。属双子叶被子植物,锦葵目锦葵科秋葵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1

DB22/T3308—2021

1产地环境和地块选择(见5)

2农业投入品(见6)

3栽培方式(见7)

直播栽培(见7.2)

育苗栽培(见7.1)

4田间管理(见8)

5病虫害防治(见9)

5.1产地环境

应选择地势较高、排灌方便、通风良好,耕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通透性良好的土壤,以壤

5.2.2前茬以根菜类、叶菜类蔬菜或者大田作物为宜,忌连作,不宜接果菜类蔬菜的茬口,前茬未使

2

DB22/T3308—2021

6.1

种子

6.1.1品种选择

已通过品种登记(备案)适合当地栽培的优质、丰产、抗病品种。

6.1.2种子质量

纯度≥95%,净度≥98%,发芽率≥95%,水分≤8%,千粒重≥55g。

6.2

肥料

6.2.1采购

从正规渠道采购合格肥料,索取发票。应采购符合下列要求的肥料:

a)

b)

c)

d)

e)

有肥料经营执照经营单位经营的;

有肥料登记证的;

有产品质量标准及合格证明的;

标签内容完整的;

保质期内的。

6.2.2

贮藏

贮存于专用场所,由专人负责保管。不得与农产品等混放。

6.2.3

包装物处理

包装物不能随意丢弃,也不可做它用,妥善处理、安全存放。

营养钵育苗的基质可采用草炭、腐熟农家肥、非果菜园土按1:1:3比例混合配制。

穴盘育苗的基质可采用草炭、珍珠岩、蛭石按3:1:1比例混合配制。

质量应符合NY/T2118的规定。

播种前将种子浸于50℃~55℃温汤浸种并不断搅拌,保持15min。自然降至室温达到20℃~

25℃,浸种12h,漂洗干净后沥干水份放入25℃~30℃恒温箱中催芽24h,待一半种子露白

4月中下旬播种,种子用量为200g/667m

7.1.2.3方法

2

~250g/667m。

2

3

DB22/T3308—2021

将基质装入32孔穴盘或直径6.5cm~8cm、高6.5cm~8cm的营养钵中压实并浇透水。育苗

盘或营养钵口预留2cm~3cm高空间,每穴播种1粒,覆土1cm~1.5cm,覆膜保温保湿。

7.1.3苗期管理

7.1.3.1温度应遵循三高三低原则,具体温度控制详见附录A。

7.1.3.2水分应见干见湿。

7.1.4壮苗标准

苗龄30d~35d,3片~4片真叶,苗高10cm~15cm,茎粗0.5cm~0.8cm,叶片较大而肥厚,

基部无气生根,无病虫。

7.1.5整地与施肥

7.1.5.1深翻起垄,耕深25cm~30cm,垄宽60cm~65cm,垄高15cm~20cm,以秋翻为宜。

7.1.5.2肥料使用应符合NY/T496的规定。每667m施用有机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