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1.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第2课时)(教学设计).docx
1.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备课组名称
高二地理
授课时间
本节
教学内容
1.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第二课时)
本节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地理核心素养:
1.通过动画和演示,概括归纳并理解掌握地球公转的概念、方向、周期、速度。
2.理解黄赤交角,掌握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3.拓展地球静止卫星等相关课外知识,培养探究地球奥秘的热情,树立科学的宇宙观。
本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说出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速度;
教学难点:理解黄赤交角,掌握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本节内容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本节内容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2024年1月3日8时38分,地球运行至轨道近日点,这是本年度中地球离太阳最近的时刻,也是人们在2024年看到的的“最大太阳”。我们一起来看视频并思考:
(1)太阳到底为啥时“大”时“小”?2024年近日点的时间是什么?
(2)为什么太阳离地球近了,天气却很寒冷?
展示课标:
课标要求: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教学目标
1.通过动画和演示,概括归纳地球自转和公转的一般特点。
2.利用示意图分析黄赤交角的形成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3.培养探究地球奥秘的热情,树立科学的宇宙观。
新课讲授:
一、地球的公转
任务一:什么是地球的公转?
【自主学习】什么是地球的公转?
学生回答参考: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叫做地球的公转。
教师讲解: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叫做地球的公转。地球公转的轨迹叫作公转轨道,它是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特点:①地轴是倾斜的,且方向始终不变;②北极一直指向北极星。
任务二:地球公转的方向是什么?
【自主学习】地球公转的方向是什么?
学生回答参考:自西向东。
教师讲解:
自西向东,与自转方向一致。
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绕日公转。
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绕日公转。
任务三:地球公转一圈需要多长时间?
展示:恒星年和回归年的动态图
【合作探究】地球公转一圈需要多长时间?
学生回答参考:一年。如果看太阳,是365日5时48分46秒;如果看恒星,是365日6时9分10秒。
教师讲解:
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参照物不同,时间长度也不太相同,分为回归年和恒星年。
恒星年是指地球绕太阳一周实际所需的时间间隔,时间为365日6时9分10秒,是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
回归年:太阳连续两次通过春分的时间间隔,时间为365日5时48分46秒,即我们平时所说的一年。
周期
恒星年
回归年
参照物
其他恒星
太阳
时间长度
365日6时9分10秒
365日5时48分46秒
角度
360°
稍微小于360°
性质
真正周期
假周期
意义
天文研究
日常生活
由于公转周期太阳日为365日5时48分46秒,而我们大部分年份都是365天,所以另外的5时48分46秒我们需要补上,大约每400年要补上97天。所以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2024年为闰年,全年366天,2月29天。
任务四:地球公转的速度有什么规律?
【合作探究】哪个点地球公转速度更快?
地球公转轨道是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开普勒第二定律:在椭圆上运动的物体,它与焦点的连线在相同时间里面扫过的面积相等。
学生回答参考:近日点更快。
教师讲解:
公转速度随着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变化而变化,距离越近,公转速度越快;反之,则公转速度越慢。1月初为近日点,速度最快,7月初为远日点,速度最慢。
【合作探究】你有没有感觉冬天比夏天要过的快呢?
春分点和秋分点把地球公转轨道等分为两部分。通常年份,北半球夏半年(自春分日至秋分日)的日数是186天,冬半年(自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的日数是179天。造成这种日数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参考:地球绕日公转的速度随日地距离不同而略有变化。北半球夏半年,地球运动至离太阳较远的位置,公转速度较慢,用时长(186天);而北半球冬半年,地球运动至离太阳较近的位置,公转速度较快,用时较短(179天)。故夏半年比冬半年天数多。
【导入问题解决】太阳为啥时“大”时“小”?2024年近日点的时间是什么?
学生回答参考:地球以椭圆轨道绕日公转,正因如此,日地距离并不固定,离太阳最近的位置称为近日点,离太阳最远的位置称为远日点,近日点比近日点近约500万km。每年1月上旬地球经过近日点,对应一年中太阳视直径最大时刻。
2024年近日点为1月3日。
二、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任务五:什么是太阳直射点?
【合作探究】读射向地面的太阳光线示意图
(1)哪一幅为太阳直射光线?
(2)哪一幅地面单位面积上得到的太阳辐射多?
学生回答参考:
(1)乙图为太阳直射光线。
(2)乙图单位面积上得到的太阳光热多。
教师讲解: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