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导论:护理学相关理论PPT教学课件.pptx
第一节系统理论第二节需要层次理论第三节压力与适应理论第四节成长与发展理论护理学相关理论PART03
第一节系统理论一、系统的概述系统(system)作为一种科学术语、一种理论,则最早由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路得维格·贝塔朗菲提出。1937年,第一次提出了“一般系统论”的概念1968年,发表了《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与应用》,为系统科学提供了纲领性的理论指导
第一节系统理论(一)、系统的定义系统(system)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要素所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1、系统是由一些要素(次系统)所组成,这些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2、系统中的每一个要素都有自己独特的结构和功能,但集合起来构成一个整体系统后,它又具有各孤立要素所不具备的整体功能
第一节系统理论(二)、系统的分类1.按组成系统的要素性质分类2.按组成系统的内容属性分类3.按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分类4.按系统运动的状态分类
第一节系统理论1.按组成系统的要素性质分类自然系统、人造系统自然系统+人造系统=复合系统
第一节系统理论2.按组成系统的内容属性分类实体系统概念系统
第一节系统理论3.按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分类闭合系统开放系统绝对闭合的系统是不存在的
第一节系统理论4.按系统运动的状态分类动态系统静态系统绝对静态的系统不存在
第一节系统理论(三)系统的基本属性1、整体性2、相关性3、层次性4、动态性5、主体性6、预决性
第一节系统理论二、一般系统论1.孕育了整体护理思想2.为护理理论或模式的发展提供依据3.指导护理管理者的日常工作
第二节需要层次理论一、需要的概述(一)需要的相关概念(1)需要需要是有机体、个体、群体对其生存与发展条件所表现出来的依赖状态,是个体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个体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2)基本需要①缺少它可引起疾病;②有了它可免于疾病;③恢复它可治愈疾病;④在某种非常复杂的、自由选择的情况下,丧失它的人宁愿寻求它,而不是寻求其他满足;⑤在一个健康人身上,它处于静止的、低潮的或不起作用的状态中。
第二节需要层次理论(二)、需要的特征1、动力性与无限性2、共同性与独特性3、整体关联性4、社会历史制约
第二节需要层次理论(三)、需要需要满足的因素个体(生理、认知、情绪)、环境、社会、文化
第二节需要层次理论二、需要层次理论(一)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需要层次理论(二)各层次需要之间的关系1、需要的满足过程逐级上升2、各种需要需满足的紧迫性不同3、各层次需要相互依赖,可重叠出现4、各种需要的层次顺序并非固定不变5、需要的层次越高,其满足方式和程度的个体差异性越大6、基本需要满足的程度与健康密切相关
第二节需要层次理论三、需要层次理论在护理中的应用(一)需要层次理论在护理实践中应用的意义(1)系统地收集资料,识别患者未满足的需要(2)识别患者需要的轻重缓急,确定护理计划的优先次序(3)领悟和理解患者的行为和情感(4)预测患者即将出现或尚未表达出的需要
第二节需要层次理论三、需要层次理论在护理中的应用(二)应用需要层次理论满足患者的基本需要1、生理的需要①氧气②营养③温度④排泄⑤休息和睡眠⑥避免疼痛
第二节需要层次理论2、刺激的需要患者在患病的急性期,对刺激的需要往往不明显,待急性期过后逐渐明显起来。如卧床患者需要翻身、适当的肢体活动,以防止皮肤受损和肌肉菱缩。长期单调的生活不但会引起情绪低落和体力衰退,智能活动也会受影响。所以护士应注意满足患者刺激的需要,美化病区环境,及时做好健康教育,鼓励患者和周围的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安排适当的娱乐活动。
第二节需要层次理论3、安全的需要人在患病时安全感会降低,特别是对医院环境不熟悉,对医疗技术水平不了解,担心治疗效果和医疗护理技术,对各种检查和治疗感到焦虑、恐惧,担心住院带来的经济问题等。因此,护士应采取各种措施帮助患者提高安全感,用认真的工作态度、娴熟的操作技能、良好的人文关怀获得患者的信任,从而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第二节需要层次理论4、爱与归属的需要人在患病时无助感增强,因此,爱与归属的需要也就变得更加强烈。患者希望得到家人、朋友、周围人的关心、理解和支持。所以,应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允许家属探视并鼓励其参与患者的护理,帮助患者之间建立友谊。患者只有在获得爱与归属感后,才能真正接受护理。
第二节需要层次理论5、自尊的需要人在爱与归属的需要得到满足后,才能感到被重视和尊重,这两种需要是互相关联的。患病后患者会因某些方面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