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导论:护士与患者PPT教学课件.pptx
第一节角色理论第二节护士角色第三节患者角色第四节护患关系护士与患者PART02
第一节角色理论一、角色的基本概念角色(role)是戏剧中的一个专有名词,指演员扮演的剧中的人物。社会学对角色的定义,指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个体或群体,在实现与这种地位相联系的权利与义务中,所表现出的符合社会期望的模式化的行为。
第一节角色理论二、角色的特征(一)多重性个体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里,会扮演许多不同的角色。(二)互补性每个角色在社会中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每个个体要完成某种角色,必须要有一个互补的角色存在。社会学把这些相互对应而存在的社会角色称为“角色伴侣”。如学生的角色,就必须有其角色伴侣——教师;妻子的角色,就必须有其角色伴侣——丈夫等。
第一节角色理论(三)角色行为由个体完成角色乃是社会对个人职能的划分,它指出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的地位,在社会关系中的位置,以及在人际交往中的身份。所有的角色不是由个人决定的,而是社会客观赋予的。每个社会角色都代表着一套有关行为的社会标准。
第一节角色理论三、角色转变不断发生不可避免正性发展个体按照社会对角色期待的要求不断调整自己的情感,转变自己的行为才能更好地完成角色转变的过程。当个体扮演的角色行为和功能越符合社会对角色的要求和期盼,这个角色被认可的程度就越高。个体通过知识的学习,认真实践,努力培养自己的角色转变的能力来实现社会对自己的角色需要。
第二节护士角色一、护士的角色功能1.照顾者2.计划者3.决策者4.沟通者5.促进康复者6.管理者与协调者7.教育者与咨询者8.研究者与著作者9.患者代言人和利益维护者
第二节护士角色二、护士角色的准备(一)总体素质要求1、有端庄的仪表及表率作用2、有专业责任心3、有解决问题的能力4、有敏锐的洞察能力5、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6、有同情心并能设身处地为服务对象着想7、有良好的沟通,咨询及教育能力8、有主动性和进取心9、有独立学习能力10、有自我反省和完善能力11、有科研能力
第二节护士角色(二)思想道德素质1、热爱护理事业2、热爱、尊重服务对象3、具有慎独精神
第二节护士角色(三)科学文化素质1、基础文化知识2、文科学及社会科学知识
第二节护士角色(四)专业能力素质1、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2、整体护理观念3、人际沟通能力4、协调管理能力
第二节护士角色(五)身体和心理素质1、身体素质2、心理素质
第二节护士角色三、护士的权利与义务(一)护士的权利1、享有获得物质报酬的权利2、享有安全执业的权利3、享有学习、培训的权利4、享有获得履行职责相关的权利5、享有获得表彰、奖励的权利6、享有人格尊严和人身安全不受侵犯的权利。
第二节护士角色(二)护士的义务1、依法进行临床护理的义务2、紧急救治患者的义务3、正确查对、执行医嘱的义务4、保护患者隐私的义务5、积极参加公共卫生应急事件救护的义务
第三节患者角色一、患者角色特征1.免除其正常社会角色所承担的责任2.对其陷入疾病状态没有责任3.应主动寻求专业技术帮助4.有恢复健康的责任
第三节患者角色二、患者角色适应中的问题1.患者角色行为缺如患者角色行为缺如是指个体没有进入患者角色,不愿意承认自己是患者。这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的表现,虽然医生有明确诊断,但个体否认自己有病或未意识到自己是患者。个体的主要表现为“我没有病”或“我得的不是不治之症”。从人的个性特点来看,那些自信心较强、认为有能力把握自己的人更不愿意扮演患者角色。有时患者自我感觉良好,认为医生的诊断有误,否认有病或认为症状不严重而无须治疗,其结果往往导致患者对疾病的治疗采取观望态度,延误最佳的就诊和治疗时机。初次诊断为癌症或其他预后不良的疾病时,患者往往会产生这种防御性心理反应。
第三节患者角色二、患者角色适应中的问题2.患者角色行为冲突患者角色行为冲突是指患者在适应患者角色的过程中,与其原有的各种角色发生心理冲突而引起的行为矛盾。患者角色行为冲突主要发生于由常态下的社会角色转向患者角色时。病前角色所形成的心理过程、状态、个性特征及患者对某种需要的迫切要求等强烈干扰了患者对新角色的适应,表现为患者意识到自己患病,但不能接受患者角色,且有愤怒、焦虑、烦躁、茫然等情绪反应。
第三节患者角色二、患者角色适应中的问题3.患者角色行为减退患者角色行为减退是指已进入角色的患者由于某种原因重新承担起本应免除的责任而放弃患者角色,不顾病情而从事力所不能及的活动。作体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