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一季度转债持仓分析:资金“被动转主动”,绩优产品采取红利与科技策略.pdf
证券研究报告
内容目录
资金“被动转主动”,绩优产品采取红利+科技策略4
基金持有转债规模及基金类型分布4
公募基金转债个券配置情况梳理6
2025年一季度各类基金回报情况统计10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2
证券研究报告
图表目录
图1:公募转债持仓规模略有下降(亿元)4
图2:配置转债的基金数量持续减少(亿元、只)4
图3:每个季度加仓/减仓转债的基金数量统计5
图4:转债仓位5%的基金规模及数量5
图5:转债仓位5%的各类基金数量5
图6:持有转债的基金类别占比明细6
图7:转债市值占各类基金资产总值的平均数(%)6
图8:各季度进入前10持仓转债个券类型分布(%)6
图9:各季度进入前20持仓转债个券类型分布(%)6
图10:25Q1进入前10重仓次数靠前的转债(次)7
图11:25Q1进入前20重仓次数靠前的转债(次)7
图12:各类基金2025年Q1及近一年平均回报情况统计11
图13:可转债基金今年以来回报率(%)11
图14:可转债基金规模(亿元)11
图15:A基金历史大类资产配置情况(%)12
图16:A基金历史重仓转债类型(%)12
图17:A基金净值与中证转债指数关系12
图18:B基金净值与中证转债指数关系12
图19:B基金历史大类资产配置情况(%)13
图20:B基金历史重仓转债类型(%)13
表1:部分行业转债进入基金重仓前10情况统计(1)7
表2:部分行业转债进入基金重仓前10情况统计(2)8
表3:部分行业转债进入基金重仓前10情况统计(3)9
表4:部分行业转债进入基金重仓前10情况统计(4)10
表5:部分行业转债进入基金重仓前10情况统计(5)10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3
证券研究报告
资金“被动转主动”,绩优产品采取红利+科技策略
基金持有转债规模及基金类型分布
2025年一季度,二级债基规模明显提升,公募转债持仓规模略降,“边缘配置者”
数量上升。根据公募基金2025年一季度报告,公募基金资产总规模为34万亿(不
含QDII和REITs),数量达到12289只,相较上季度而言规模略降,数量略增。
泛固收+基金规模有所提升,其中可转债基金资产总值由去年末的563.38亿元小
幅增加至606.83亿元(注:此处指主动型产品,不包括可转债ETF);一级/二级
债基/偏债混基金的资产总值分别从2024年末的8836亿元/7937亿元/2887亿元
增加至8810亿元/8787亿元/2798亿元。
2025年一季度权益市场上行持续性较好,转债指数突破2021年高点,主因是产
业密集催化下股市表现优异,带动转债平均平价修复至100元上方;此外配置力
量充裕,转债跟涨正股能力突出,溢价率压缩有限;再有数家多次公告不下修的
发行人提议下修,提振市场对于偏债型品种最终转股退出的信心。在较好的赚钱
效应下,25Q1持有转债的公募基金产品数量大幅增加418只,但由于本季度转债
存量规模下降近400亿,公募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