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22_T3013-2019_防风种植技术规范_吉林省.docx

发布:2025-04-24约1.94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020.20

DB22

B05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22/T3013—2019

防风种植技术规范

TechnicalregulationofplantingforSaposhnikoviadivaricataTurcz.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发布

DB22/T3013—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吉林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邹建军、赵洪军、杨小平、李立梅、毛赫、勾天兵、何洪光、姚旭东。

I

DB22/T3013—2019

防风种植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防风(SaposhnikoviadivaricataTurcz.)种植条件、选地和整地、种植、田间管

理、主要病虫害防治、采收和包装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防风种植。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5.1选地

应选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沙壤土、黑土、草甸土或轻粘壤土。

5.2整地

1

DB22/T3013—2019

结合整地每亩施腐熟有机肥3000kg~4000kg、过磷酸钙20kg~30kg或磷酸二铵8kg~10kg、

硫酸钾10kg。

5.2.3作床

床高10cm~20cm,床面宽130cm,长度根据情况而定,步道宽30cm,床面应整平压实。

6种植

6.1选种

应选择活力≥75%、发芽率≥50%、净度≥85%的新鲜种子。

6.2播种

6.2.1时间

6.2.1.1春播,4月中旬~5月上旬。

6.2.1.2夏播,雨季来临之前。

6.2.1.3秋播,土壤封冻前。

6.2.2

播种量

每亩2kg~每亩2.5kg。

6.2.3方法

开沟条播,沟深2cm~3cm,沟距25cm,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0.5cm~1cm,轻轻镇压。

田间管理

7.2间苗

苗高5cm以上时按株距2cm~3cm间苗,苗高10cm~13cm时按株距3cm~5cm定苗。

7.3除草

5月~7月除草松土2次~3次。

7.4追肥

翌年6月上旬每亩施尿素20kg,7月下旬每亩施磷酸二铵20kg,追肥后应及时浇水。

7.5打苔

6月~7月除留种外及时摘除花苔,打苔2次~3次。

2

DB22/T3013—2019

防治方法参见附录A。

9采收

9.1种子采收

8月~9月,种子成熟后及时采收。

9.2根部采收

9.2.1采收标准和时间

根长30cm以上,直径1.7cm以上,4月份和10月份均可采收。

9.2.2采收方法

9.2.2.1

人工采收

采收时先在床面挖一条深沟,沟深应根据药材根的可用部分长度而定,然后按行掘出。

9.2.2.2机械采收

利用采收机从床面一侧开始顺序采收。

9.2.3采收后处理

去掉茎叶和泥土,晒至半干去掉须根,再晒至九成干,按粗细长短分级,扎捆晒干。

3

DB22/T3013—2019

AA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防风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防风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见表A.1

表A.1防风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防治方法

病虫害名称

危害部位及症状

化学防治

生物防治

农业防治

危害叶片,在叶两面形成无定形白

发病初期喷施波美

粉斑,后期在粉斑上产生小黑点病菌以0.3°~0.5°石硫合剂,

闭囊壳在病残体上越冬,翌春子囊孢子生育期喷施15%粉锈宁

引起初侵染,病株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借800倍液,50%多菌灵

风雨传播,引起重复侵染,天气干旱时1000倍液,每7d~10d

白粉病

病害发生较重。

喷1次,连喷2次~3次。

1.加强田

间管理,提高植

株抗病能力。

2.及时清

病斑发生于叶片两面,圆形或近圆

发病初期喷洒50%多

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

液~1000倍液。

形,直径2mm~5mm,中心部分淡褐

色,边缘褐色,后期病斑上产生小黑点,

7、8月份为发病盛期。

斑枯病

4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