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课 龟兔赛跑(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花城版音乐二年级下册.docx
第十三课龟兔赛跑(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花城版音乐二年级下册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
教材:2024-2025学年花城版音乐二年级下册
内容:龟兔赛跑(歌曲)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通过《龟兔赛跑》这首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合作精神和创造力。学生将通过聆听、演唱、表演等活动,感受音乐中的情感表达,学会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培养团队协作和创造力,提高音乐素养。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歌曲《龟兔赛跑》的旋律和节奏,能够准确演唱。
-掌握歌曲的基本情感,通过演唱表达出乌龟的稳重和兔子的骄傲。
2.教学难点
-节奏感的把握:歌曲中有较快的节奏和较慢的节奏,学生需要通过反复练习来准确掌握。
-情感表达:歌曲中的角色情感鲜明,学生需要理解并模仿角色特点,用歌声传达角色的情绪。
-合作演唱:在集体演唱时,学生需要学会倾听他人,保持音准和节奏的一致。
-表演技能:学生需要通过简单的动作和表情来配合歌曲,展现故事情节。
例如,在节奏感的训练中,可以通过跟随教师的手势或节拍器来帮助学生感受节奏;在情感表达上,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来让学生更直观地体验角色情感;在合作演唱中,可以通过小组练习和集体纠错来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在表演技能上,可以通过示范和模仿来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舞台表现。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生动讲解,介绍歌曲背景和角色特点,激发学生对故事情节的兴趣。
2.演唱法:引导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逐步学习歌曲,注重节奏和情感的传达。
3.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分组扮演故事中的角色,通过表演加深对歌曲情感的理解。
教学手段:
1.多媒体辅助:利用PPT展示歌曲图片和故事情节,帮助学生视觉理解。
2.音乐播放器:播放歌曲范唱,让学生跟随旋律进行模仿练习。
3.录音设备:记录学生的演唱,及时反馈,帮助他们改进。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教师讲述《龟兔赛跑》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角色特点。
-回顾旧知:提问学生之前学过的关于音乐节奏和情感表达的知识,回顾并复习。
2.新课呈现(约20分钟)
-讲解新知:教师介绍歌曲《龟兔赛跑》的基本旋律和节奏,讲解乌龟和兔子的角色特点。
-举例说明:播放歌曲范唱,让学生跟随节奏和旋律进行模仿,通过具体例子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节奏和情感。
-互动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歌曲中的情感变化,以及如何通过歌声表达这些情感。
3.演唱练习(约15分钟)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进行演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音准和节奏。
-教师指导:针对学生在演唱中遇到的问题,如节奏不稳定、音准不准确等,进行个别指导。
4.角色扮演(约10分钟)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扮演乌龟和兔子,通过动作和表情来表现角色的性格特点。
-教师指导:教师示范角色扮演,引导学生注意动作的夸张和表情的生动。
5.创意表演(约10分钟)
-学生活动:学生自由发挥,结合歌曲内容,创作简单的舞蹈动作或表情。
-教师指导: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同时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
6.全体演唱(约10分钟)
-学生活动:全体学生一起演唱《龟兔赛跑》,注意保持节奏和音准。
-教师指导:教师引导学生注意集体演唱的协调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7.巩固练习(约10分钟)
-学生活动:学生进行合唱练习,教师选取歌曲中的难点部分进行重点练习。
-教师指导:教师关注学生的演唱情况,及时纠正错误,确保全体学生都能跟上节奏。
8.总结评价(约5分钟)
-教师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学生评价: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教师给予鼓励和肯定。
9.作业布置(约2分钟)
-学生活动: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能够熟练演唱《龟兔赛跑》。
-教师指导:提醒学生注意练习时的节奏和情感表达,鼓励家长参与监督。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音乐素养的提升
-学生通过学习《龟兔赛跑》这首歌曲,能够识别并模仿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提高音乐感知能力。
-学生在演唱过程中,学会了如何通过音调和节奏的变化来表达歌曲的情感,增强了音乐表达力。
-学生通过参与集体演唱,学会了团队合作,提高了音乐社交能力。
2.情感理解与表达
-学生在理解歌曲故事的基础上,能够体会到乌龟的稳重和兔子的骄傲,培养了情感共鸣能力。
-学生在角色扮演中,通过模仿角色的动作和表情,学会了如何用身体语言来表达情感。
-学生在演唱时,能够将歌曲中的情感融入自己的声音,提高了情感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