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病人的护理.ppt
病因硬膜外血肿主要以急性发生为主,占86%左右,有时并发其他类型血肿。多因头部受过外力直接打击,产生着力点处的颅骨变形或骨折,伤及血管所致,血肿一般发生在受力点及其附近,因此可根据骨折线通过脑膜血管和静脉窦的部位来判断血肿部位。损伤脑膜中动脉引致硬膜外血肿占3/4,其次是损伤静脉窦、板障静脉等而导致血肿。出血积聚于硬膜与颅骨内板分离处,并随着血肿的增大而使硬膜进一步分离。第31页,共5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临床表现意识障碍由于原发性脑损伤程度不一,这类病人的意识变化,有三种不同情况⑴原发性脑损伤较轻,伤后无原发昏迷,至颅内血肿形成后,始出现进行性颅内压增高及意识障碍,这类病人容易漏诊。⑵原发性脑损伤略重,伤后曾一度昏迷,随后即完全清醒或有意识好转,但不久又再次陷入昏迷状态,这类病人即具有“中间清醒期”的典型病例,容易诊断,但这类病人在临床中不足1/3。⑶原发性脑损伤严重,伤后持续昏迷,且有进行性加深表现,颅内血肿的征象常被原发性脑挫裂伤或脑干损伤所掩盖,较易误诊。第32页,共5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颅内压增高随着颅内压增高,病人常有头疼、呕吐加剧,躁动不安的典型变化,即Cushings反应,出现血压升高、脉压差增大、体温上升、心率及呼吸缓慢等代偿性反应,等到衰竭时,则血压下降、脉搏细弱及呼吸抑制。如颅内压持续增高,则引起脑疝,造成严重后果。第33页,共5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神经系统体征单纯的硬膜外血肿,早期较少出现神经受损体征,仅在血肿压迫脑功能区时,才有相应的阳性体征,如果病人伤后立即出现面瘫、偏瘫或失语等症状和体征时,应归咎于原发性脑损伤。当血肿不断增大引起颞叶钩回疝时,病人则不仅有意识障碍加深,生命体征紊乱,同时将相继出现患侧瞳孔散大,对侧肢体偏瘫等典型征象。偶尔,因为血肿发展急速,造成早期脑干扭曲、移位并嵌压在对侧小脑幕切迹缘上,则要引起不典型体征:即对侧瞳孔散大、对侧偏瘫;同侧瞳孔散大、同侧偏瘫;或对侧瞳孔散大、同侧偏瘫。第34页,共5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诊断幕上急性硬膜外血肿的早期诊断,应判定在颞叶钩回疝征象之前,而不是昏迷加深、瞳孔散大之后,故临床观察非常重要。着力部位除头皮挫伤外,常见头皮局部肿胀,出血经骨折线到骨膜下,或经破裂的骨膜至帽状筋膜下形成帽状筋膜下血肿时,应考虑到颅内血肿的存在;当病人头痛呕吐加剧、躁动不安、血压升高、脉压差加大及/或出现新的体征时,即应高度怀疑颅内血肿,及时给予必要的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颅骨平片、A型超声波、脑血管造影或CT扫描等。第35页,共5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治疗手术治疗急性硬膜外血肿,原则上一经诊断即应施行手术,排除血肿以缓解颅内高压,术后根据病情给予适当的非手术治疗。手术指征包括⑴意识障碍程度逐渐加深;⑵颅内压的监测压力在2.7kpa以上,并呈进行性升高表现;⑶有局灶性脑损害体征;⑷在非手术治疗过程中病情恶化者;⑸儿童硬膜外血肿幕上20ml,幕下10ml可考虑手术;⑹尚无明显意识障碍或颅内压增高症状,但CT检查血肿较大(幕上30ml,幕下10ml,颞部20ml,或血肿虽不大但中线移位1cm),脑室或脑池受压明显者;⑺横窦沟微型硬膜外血肿如出现排除其它原因引起的进行性颅内压增高征象,应积极手术;第36页,共5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页,共5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高血压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出血硬膜外出血第2页,共5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3页,共5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高血压脑出血概念:是指脑部小动脉、毛细血管破裂等原因引起的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发生在大脑半球占80%,发生在脑干或小脑占20%。豆纹动脉自大脑中动脉近端呈直角分出。受高血压流冲击最大,是高血压性脑出血最好发部位。第4页,共5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5页,共5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病因脑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合并脑内小动脉硬化,造成脑血管突然破裂出血,故又称为高血压性脑出血。脑水肿、颅内压增高和脑疝形成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他病因有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脑小动脉痉挛、抗凝和溶栓治疗等,均可引起脑出血。第6页,共5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发病机制用力活动和情绪激动等使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病人血压进一步升高,是脑出血最常见得诱因。高血压可引起远端血管痉挛,导致小血管缺氧、坏死及血栓形成,斑点状出血及脑血肿,出血融合成片,形成大量出血。第7页,共5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护理评估健康史年龄与性别本病多见于50岁以上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