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FB军队文职新闻学传播学大众传播.pdf
理论攻坚5大众传播
第五章大众传播
第一节大众传播的概念和特点
一、大众传播的定义
所谓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
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二、大众传播的特点
(一)大众传播需要借助特定的传播媒介
大众传播一个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它对大众媒介的依赖。离开了媒介,大众传播就无从谈
起。它是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必备的沟通桥梁。传播者只有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才能把信息传
递给受众。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一书中曾预言上述群体化传播工具将会被
非群体化传播工具削弱和代替。可是,时至今日,尽管传播工具开始走向多样化、专业化,
但大众传播工具的功能仍然显而易见,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也绝非无能为力。
(二)传播对象广泛而分散
大众传播面对的是不定量多数的一般社会成员,其拥有的人数之多令人难以计数。一家
报业集团、一家全国电视网,其受众可达数百万甚至数亿人,通过无线电波、同步通信卫星,
大众传播的受众可以跨越地域的界限,分布全球。他们之间没有密切的联系,甚至是陌生的。
不同的民族、不同的职业、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性别、不同的文化程度、不同的兴趣爱好……
大众传播所面对的“大众”是一个异常复杂的聚合体。
(三)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
由于我们所处的是一个事态多变、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社会,受众需要不断获知大量的
最新信息,大众传播借助于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大众传播的信息内
容更为丰富,更为快速,更为广泛。这样,吸收最新技术、加快信息传播速度,已成为大众
传播在竞争中谋求发展的趋势。而且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传播内容更便于大量复制,从而
使大众传播的覆盖面不断扩展。
(四)大众传播是一种商业经营性质的传播活动
自19世纪中叶以后,大众传播的商业性质就越来越明显,并逐步形成了世界性的传播
市场。大众传播将人类的社会公共传播活动由原来的公益服务性活动转向了利益交换性活
动。在大众传播中,信息成了一种供人们买卖交换的商品,传播成了人们赚钱的手段。在许
1
多国家,大众传播已经成为本国众多产业中收入名列前茅的支柱产业。
(五)大众传播存在着由单向传播到双向、多向传播发展的趋势
这将改变大众传播缺少反馈的局面,受众的被动性减弱、参与性增强。
(六)媒介融合趋势明显
伴随着网络数字技术在各种传统大众传播媒介中的使用,各种媒介及功能都出现了综合
运用的特点,新媒介,多媒体不断出现。
(七)传播内容是公开的
大众传播的信息是公开的,面向社会的,受众则是大量的,各不相同的。大众传播不具
有保密的性质,它所传递的信息可以为大众所分享,甚至辗转相传,不胫而走。大众传播的
这种公开性,决定了不同社会制度的政府部门往往以各种方式加强对传播媒介和传播内容的
控制。
2
第二节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一、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
最早对传播的社会功能做出比较全面分析的是H·拉斯韦尔。他于1948年在《传播社
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将传播的基本社会功能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环境监视功能
自然与社会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只有及时监控、了解、把握并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人
类社会才能保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在这个意义上,传播对社会一种“瞭望哨”的作用。
2.社会联系与协调功能
社会由各个不同部分组成,是一个建立在分工合作基础上的有机体,只有实现了社会各
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络、协调和统一,才能有效适应环境的变化。传播正是执行联络、沟通和
协调社会关系功能的重要社会系统。
3.社会遗产传承功能
人类的发展是建立在继承和创新基础之上的,只有将前人的经验、智慧、知识加以记录、
积累、保存并传给后代,后人才能在前人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完善、发展和创造。传播是保
证社会遗产代代相传的重要机制。
二、赖特的“四功能说”
1.环境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