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编程控制器PLC培训课件.pdf
第1章可编程序控制器概述
1.1可编程序控制器产生与发展
1.2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特点与分类
1.3网络型PLC与DCS的关系
1.4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组成
1.5梯形图
1.6可编程控制器的工作原理
1.7可编程控制器的性能指标
1.8可编程控制器的发展趋势
1.1可编程序控制器产生与发展
1.接线程序控制系统
按钮、开关、时间继电器、压力继电器、
温度继电器、过流过压继电器
接触器、继电器、电磁阀
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
伺服电机、电动阀、距离、速度等控制信
号。
1.接线程序控制系统
•以往的电气控制装置主要采用继电器、接触器
或电子元件来实现,由连接导线将这些器件按
照一定的工作程序组合在一起,以完成一定的
控制功能,这种控制叫做接线程序控制。
•接线程序控制的电气装置体积大,生产周期
长,接线复杂,故障率高,可靠性差。控制功
能略加变动,就需重新组合、改变接线。
继电器控制系统
先进自动控制系统
2.可编程序控制器产生
①编程简单方便,可在现场修改程序;
②硬件维护方便,最好是插件式结构;
③可靠性要明显高于继电器控制系统;
④体积要明显小于继电器控制柜;
⑤价格便宜,其性能价格比要高于继电器控制系
统;
⑥输入可以是AC115V;
⑦输出为AC115V,2A以上,能直接驱动电磁
阀;
⑧具有数据通信功能;
⑨扩展时,原有系统只需做很小改动;
⑩用户程序存储器容量至少可以扩展到4KB。
对先进自动控制装置提出设想:
工业控制单板机(计算机)继电器控制系统先进控制装置
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1969年研制成功了第一台
可编程序控制器PDP—14,由于当时主要用于顺序控
制,只能进行逻辑运算,故称为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
(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简称PLC)。
3.存贮程序控制系统
例如,有两个开关K1、K2。控制要求,只有两个开
关都接通时小灯D1
才亮。当D1亮2秒钟后小灯D2开始亮。当开关K3切
断时两个小灯就同时熄灭。
1)接线程序控制
2)存贮程序控制
(PLC控制)
•进入80年代,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
展,也使得可编程序控制器逐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多
种系列产品。系统中不仅使用了大量的开关量,也使
用了模拟量,其功能已经远远超出逻辑控制、顺序控
制的应用范围。故称为可编程序控制器
(ProgrammableController,简称PC)。但由于PC
容易和个人计算机(PersonalComputer)混淆,所以
人们还沿用PLC作为可编程控制器的英文缩写名字。
4.可编程序控制器发展简史
主要特点
阶段时期
硬件软件应用
初创1969—CPU采用中采用汇编语大型设备或
期1972、小规模言等初级自动化生
的集成电语言编程产线
路,只是,只具备
逻辑控制逻辑、计
器时、计数
和顺序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