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现代汉语专题”形成性考核04任务参考答案.docx
毕业设计(论文)
PAGE
1-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
题目:
国家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现代汉语专题”形成性考核04任务参考答案
学号:
姓名:
学院:
专业: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
国家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现代汉语专题”形成性考核04任务参考答案
摘要:本文以国家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现代汉语专题’课程为背景,对现代汉语的发展历程、基本概念、语法结构、词汇运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对现代汉语专题的学习,分析了现代汉语的特点及其在当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文首先概述了现代汉语的发展历程,接着从语音、词汇、语法等角度分析了现代汉语的基本特征,然后探讨了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及其变化,最后对现代汉语的词汇运用进行了研究。本文旨在为学习者提供一部全面、系统、实用的现代汉语专题学习指南,以期为我国现代汉语研究和发展做出贡献。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语言文字作为国家重要的文化资源和传播工具,其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现代汉语作为我国通用语言,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为了提高国民素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对现代汉语的教学与研究给予了高度重视。本文以国家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现代汉语专题’课程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现代汉语的基本理论、实践应用及其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现代汉语教学与研究提供参考。
一、现代汉语的发展历程
1.1现代汉语的形成背景
(1)现代汉语的形成背景可以追溯到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在清朝末年,中国经历了内忧外患的困境,社会动荡不安,民族危机日益加剧。这一时期,西方列强的侵略和传统文化观念的冲击,促使中国开始向现代化转型。语言文字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2)这一时期,一批有识之士开始关注语言文字问题,呼吁改革汉字,推广白话文。他们主张汉字改革应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提高文化教育的普及程度。在这种背景下,白话文逐渐取代文言文成为主流书面语,为现代汉语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同时,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使得现代汉语在思想文化领域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应用。
(3)在20世纪初,中国开始引进西方的语言学理论,如语音学、语法学、词汇学等,这些理论为现代汉语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工具。在这一时期,一些学者开始对现代汉语进行系统研究,如赵元任、黎锦熙等,他们的研究成果为现代汉语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此外,国家教育政策的调整也推动了现代汉语的普及和发展,如1912年颁布的《教育部令》中明确规定了学校教育应以白话文为主。
1.2现代汉语的发展阶段
(1)现代汉语的发展阶段可分为三个主要时期。首先是初步形成期,大约从20世纪初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期,白话文运动兴起,新文学创作蓬勃发展,现代汉语逐渐取代文言文成为主流。在这一阶段,汉语语法、词汇、语音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变化。
(2)第二个阶段为发展完善期,大约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改革开放。这一时期,现代汉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国家教育政策大力推广普通话,汉语规范化工作逐步推进。同时,汉语语法、词汇、语音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为现代汉语的规范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3)第三个阶段为改革开放至今的繁荣发展期。这一时期,现代汉语在国内外交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语言、流行语等新兴词汇不断涌现,丰富了现代汉语的词汇体系。同时,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现代汉语在国际上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1.3现代汉语的代表性作品
(1)现代汉语的代表性作品众多,涵盖了文学、戏剧、小说、散文等多个领域。在文学方面,鲁迅的《呐喊》、《彷徨》等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它们揭示了社会现实,呼唤民族觉醒,对现代汉语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戏剧领域,曹禺的《雷雨》、《日出》等作品以其深刻的主题和精湛的技艺,成为现代汉语戏剧的经典之作。这些作品在语言运用上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推动了现代汉语戏剧的发展。
(3)小说创作方面,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老舍的《骆驼祥子》等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社会内涵,成为了现代汉语小说的代表。这些作品不仅反映了时代风貌,还展现了作者对语言的独特运用和精湛技巧。
1.4现代汉语的发展趋势
(1)现代汉语的发展趋势呈现出多样化和国际化的特点。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现代汉语在对外交流、文化传播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在语言本身的发展上,现代汉语正朝着更加规范、简洁、高效的方向发展。具体来说,现代汉语的发展趋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语言规范化的推进。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等。这些法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