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重力与弹力 课件 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重力;;;;;;;;;;;弹力;;;;;;;胡克定律;;;;;;;;小结和练习;1.重力:
(1)产生原因:由于地球的吸引力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大小:G=mg;
(3)方向:竖直向下;
(4)重心: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2.弹力:
(1)产生条件:物体直接接触;接触处发生弹性形变;
(2)大小: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满足胡克定律F=kx;
(3)方向:弹力的方向总是指向物体形变恢复的方向;;1.关于重力、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A.放在水平面上的杠铃,对水平面的压力就是重力
B.同一个物体在地球上任何地方所受重力大小一定相等
C.用一绳子将物体悬挂起来,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该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绳子的延长线上
D.形状规则的物体,其几何中心一定与其重心重合;2.如图是一质量分布均匀的铅球的重力的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的图示中重力的作用点在重心上,表示其他部分不受重力
B.力的图示中重力的方向垂直平面向下,若铅球在斜面上,则其重力垂直斜面向下
C.根据力的图示可读得铅球重力的大小为50N
D.力的图示中标度是唯一的,必须是25N;3.“笔搁”又称“笔架”,即架笔之物,是中国传统文房常用器具之一。如图所示,毛笔的一端A架在笔搁上,另一端B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毛笔B端对桌面的压力沿竖直向下的方向
B.毛笔B端对桌面的压力沿垂直于毛笔笔杆斜向下的方向
C.毛笔受到的笔搁的支持力沿垂直于毛笔笔杆斜向下的方向
D.毛笔受到的笔搁的支持力是由于毛笔发生形变产生的;4.如图所示,A、B两物体的重力大小分别是GA=3N,GB=4N。A用细线悬挂在顶板上,B放在水平面上,A、B间轻弹簧的弹力大小F=2N,则细线中的张力FT及B对地面的压力FN的可能值分别是()
A.5N和6NB.7N和2N C.1N和6ND.1N和2N;5.一重力为G的物体与一轻弹簧用两种不同的方式连接,分别如图甲、乙所示,两种情形下该物体均保持静止状态,测得弹簧长度分别为L1、L2,则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B.C.D.;6.如图所示,用铁架台、弹簧和多个未知质量但质量相等的钩码探究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
(1)为完成实验,除了图中提供的实验器材,你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你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完成该实验,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
A.以弹簧伸长量为横坐标,以弹力为纵坐标,描出各组(x,F)对应的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B.记下弹簧不挂钩码时其下端在刻度尺上的刻度l0,测量出一个钩码的重力;
C.将铁架台固定于桌子上,并将弹簧的一端系于横梁上,在弹簧附近竖直固定一把刻度尺;
D.依次在弹簧下端挂上1个、2个、3个、4个……钩码,并分别记下钩码静止时弹簧下端所对应的刻度,并记录在表格内,然后取下钩码;
E.以弹簧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式;首先尝试写成一次函数,如果不行,则考虑二次函数;
F.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
G.整理仪器。
请你将以上步骤按操作的先后顺序排列出来:__________________。?;(4)若实验开始时你将图中的指针从P位置往下挪到Q,其余实验步骤不变且操作正确,则测量得到的弹簧的劲度系数将___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