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3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第二节 怎样描述力教学实录 (新版)沪科版.docx

发布:2025-04-27约4.14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第二节怎样描述力教学实录(新版)沪科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202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第二节怎样描述力教学实录(新版)沪科版

2.教学年级和班级:八年级(2)班

3.授课时间:2023年10月20日星期五第2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物理语言描述力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力的特性,增强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

3.引导学生理解力的相互作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辩证思维。

4.增强学生对力与运动关系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求知欲。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力的三要素及其对力的描述的影响。

2.力与运动状态变化的关系。

难点:

1.学生对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的理解和应用。

2.力与运动关系的抽象思维。

解决办法:

1.通过实际操作和演示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力的三要素。

2.结合具体实例,引导学生分析力的作用效果,加深对力与运动关系的理解。

3.运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动画展示力的作用过程,帮助学生建立力的动态概念。

4.设计问题引导,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力的三要素及其应用。

5.鼓励学生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探究,共同突破难点。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力学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小车、斜面等)、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2.课程平台:物理教学平台、在线实验资源库。

3.信息化资源:力学相关教学视频、动画演示软件。

4.教学手段:实物演示、小组合作实验、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力的现象,如推门、踢球等,提问学生:“你们在生活中都遇到过哪些力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力的存在和作用。

-回顾旧知:简要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帮助学生复习相关知识。

2.新课呈现(约30分钟)

-讲解新知:

a.介绍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通过图示和实例讲解每个要素的含义和作用。

b.讲解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举例说明:

a.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拉弹簧、推小车等,展示力的三要素如何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b.通过动画演示,展示力的作用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力的动态变化。

-互动探究:

a.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

b.实验探究: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力学实验,如测量弹簧的伸长量,观察力的作用效果。

3.巩固练习(约20分钟)

-学生活动:

a.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对力的三要素和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

b.互相检查作业,发现并纠正错误。

-教师指导:

a.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巡视,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b.针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

4.总结与反思(约5分钟)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力的三要素和力的作用效果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自己有哪些收获和不足,如何改进学习方法。

5.布置作业(约5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包括课后练习题和思考题,巩固所学知识。

-提醒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并注意复习。

6.教学延伸(约5分钟)

-提出与生活实际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力的应用。

-鼓励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力的更多应用领域。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力学实验视频:提供一些力学实验的视频资料,如牛顿第三定律实验、摩擦力实验等,让学生通过视频了解实验过程和结果。

-力学原理动画:收集一些力学原理的动画资源,如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等,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抽象的力学概念。

-力学应用案例:搜集一些力学在工程、体育、日常生活等领域的应用案例,如桥梁设计、运动训练、汽车制动等,让学生认识到力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2.拓展建议:

-鼓励学生阅读科普书籍:推荐一些与力学相关的科普书籍,如《力学的故事》、《物理世界》等,让学生在阅读中拓展知识面。

-组织力学知识竞赛:举办力学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力学素养。

-开展力学实验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力学实验活动,如制作简易的力学模型、设计力学实验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力学知识的理解。

-推荐在线学习资源:向学生推荐一些在线学习平台,如中国大学MOOC、网易云课堂等,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鼓励学生参与科学探究:鼓励学生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如参加学校或社区的科学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