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政策法规与教师职业道德》教案 项目二 掌握从教规定,争做合格教师.docx
PAGE12
PAGE12
PAGE13
PAGE13
课题
项目二掌握从教规定,争做合格教师
课时
4课时(180min)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幼儿教师的任职资格
(2)熟悉幼儿教师的权利义务
(3)掌握幼儿教师的专业标准
能力目标:
(1)能够依法取得幼儿教师任职资格
(2)能够积极行使幼儿教师的权利并履行相应的义务
(3)能够主动落实幼儿教师的专业标准
素养目标:
(1)理解幼儿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具有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热情与决心
(2)增强自觉守法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幼儿教师的任职资格、幼儿教师的权利义务、幼儿教师的专业标准
教学难点:幼儿教师的权利义务、幼儿教师的专业标准
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用具
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考勤
【教师】使用APP进行签到
【学生】班干部报请假人员及原因
案例导入
【教师】讲述“教师资格证——幼儿教师的必备通行证”案例(详见教材),并提出问题
上述案例中,小莉作为非师范生,需要满足哪些条件才能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证?教师资格的认定和取得应符合哪些规定?请带着这些疑问完成以下任务。
(1)了解教师资格的构成要件。
引导问题1:公民具备哪些条件才能申请教师资格认定?
(2)了解教师资格的认定程序。
引导问题2:申请教师资格认定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引导问题3:教师资格认定的处理结果有哪几种?
(3)了解教师资格的限制取得与丧失。
引导问题4:公民在什么情况下终身不能取得教师资格?
引导问题5:公民在什么情况下会被撤销教师资格?
【学生】聆听、思考、回答
传授新知
【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入新知,讲解教师资格的构成要件、认定程序、限制取得与丧失,教师的权利等知识
任务一了解幼儿教师任职资格
一、教师资格的构成要件
(一)国籍
国籍是指个体具有的属于某个国家公民的身份或资格,表明个体与一个特定国家之间的固定的法律联系。
(二)品德
品德,即品质道德,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倾向与特征。
(三)学历
学历是指个体在教育机构中接受科学文化教育和技能训练的学习经历。
【教师】播放课件中关于教师资格考试的视频,并讲解相关内容
(四)能力
能力是指个体具备的胜任某项工作或事务的主观条件。
(五)认定
中国公民取得教师资格,除具备以上条件外,还须经过相关部门的认定。
二、教师资格的认定程序
教师资格的认定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根据《教师资格条例》《〈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的相关规定,教师资格的认定程序包括以下3个环节。
(一)申请
【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以下话题开展讨论
哪些人可以申请教师资格呢?
【学生】聆听、思考、讨论、小组代表回答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
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的学历或经教师资格考试合格的公民,可以申请认定教师资格。
申请认定教师资格时,申请人应当按照规定提交申请材料。
【温馨提示】
教育部于2019年3月29日发布了《关于取消一批证明事项的通知》,根据该通知第一条第三项至第五项的规定,取消《〈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第十二条规定的,申请教师资格时提交的身份证复印件、学历证书复印件和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复印件。同时,该通知第一条第六项规定:“取消《〈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教育部令第10号)第十二条规定的,申请教师资格时提交的思想品德情况的鉴定或者证明材料,改为《个人承诺书》。其中,涉及需要申请人提交的无犯罪记录证明材料,改为政府部门核查。”
因为教师资格认定机构和依法接受委托的高等学校开展审查工作,需要耗费一定的人力和物力,所以申请人需要缴纳一定的费用,但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生除外。《〈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第十七条规定:“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者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费用。但各级各类学校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生不缴纳认定费用。”
(二)受理
教师资格认定机构和依法接受委托的高等学校每年会在规定时间内受理公民的教师资格认定申请。
(三)审查
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或受委托的高等学校在接到公民的教师资格认定申请后,应当对申请人的条件进行审查,并在规定期限内做出回复。
同时,对于非师范院校毕业或教师资格考试合格的申请人,教师资格认定机构应依法组织其面试和试讲,必要时可以要求其补修相关课程。
【教师】扫码播放“安徽省幼儿园教师资格认定流程”视频(详见教材),并提出以下问题:
教师资格认定流程中包含了哪些关键步骤?试分析这些步骤的目的和重要性。
【学生】观看、思考、举手回答
【教师】总结学生回答
三、教师资格的限制取得与丧失
鉴于教师的职业特性,国家对教师的思想品德有很高的要求。根据法律规定,不符合条件的公民终身不能取得教师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