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交通安全工程 -Traffic Safety Engineering-1738425515009.ppt

发布:2025-04-27约2.91万字共13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四.交通组成我国道路交通组成比较复杂,混合交通是我国道路交通的显著特点。混合交通是指多种交通工具或各种交通工具与行人共同用一单幅道路的交通现象。混合交通流由机动车流、非机动车流、行人流三部分组成,三种交通流都具有不同的特点与运动规律。近些年交通机动化的发展迅速,机非冲突越来越严重,所带来的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使道路通行效率下降。安全意识差,交通安全隐患严重。机动车停车设施严重短缺。*/137第4章道路交通环境与交通安全第9节道路景观、天气等与交通安全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环境因素包括道路景观、气候条件、交通管理的法律法规以及交通安全教育等,本节主要阐述道路景观和气候条件与交通安全问题。一.道路景观道路景观主要是指由道路、附属设施、周边自然环境及人的活动等因素所构成的一个总的空间概念,它表示道路与其周边环境共同构成的一条带状的大地环境,它反映了路域环境特征,是人文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建筑艺术。以路权为界,道路景观可分为自身景观、沿线景观。自身景观包括道路线形、道路构造物、服务设施以及道路绿化等。沿线景观是指道路所处的外部行驶环境,是构成道路整体景观的主体,同时也是乘员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的主要观赏对象。*/137第4章道路交通环境与交通安全按照不同的结合方式,可以将道路景观分为道路线形要素的景观协调、道路与道路沿线的景观协调、道路与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的协调。道路景观所包括的具体内容见表4-32。表4-32道路景观构成要素类型具体形式内容道路线形要素的景观协调视觉上协调视觉上,平面线形与纵断面线形各自协调、连续立体上协调平面线形与纵断面线形互相配合,形成立体线形道路与道路沿线的景观协调行车道旁边的环境中央分隔带的绿化;路肩、边坡的整洁;标识清楚完整;广告招牌规则协调;商贩集中,不占道路构造物环境对跨线桥、立体交叉、电线杆、护栏、隧道进出口、隔音墙等的设计有一定的艺术特色,体现一定的区域建筑特色道路与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的协调道路与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的协调道路与沿线的地形、地质、古迹、名胜、绿化、地区风景间的协调;沿线与城市风光、格调的协调*/137第4章道路交通环境与交通安全道路景观与交通安全之间是相辅相成,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二.气候条件恶劣的天气环境可能降低车辆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影响驾驶人视距,增加驾驶人紧张感,降低交通安全性。1.雨天行车的交通安全降雨是最常见的天气现象之一,由降雨引发的交通事故也最为普遍。雨中行车比在干燥路面上行车增大2-3倍的危险,具体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雨天环境下,驾驶人视线容易受阻,给行车安全带来困难。2)雨水的作用导致路面摩擦系数降低是雨天道路交通安全性较低的关键,路面潮湿或积水都会影响路面摩擦系数。湿润沥青路面的制动距离是干燥沥青路面下的约2倍。3)阴雨绵绵比暴雨更具危险性。视频案例10:雨天路滑小货车失控*/137第4章道路交通环境与交通安全2.雾天行车的交通安全雾天条件下,车辆在高速行驶时容易发生追尾,酿成重大交通事故。雾天对行车产生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雾天环境下,能见度降低,视线障碍大,驾驶人可视距离大大缩短,可变情报板、标志标线及其他交通安全设施的辨别效果较差,无法保持前后车辆的最短安全距离,尤其是浓雾天气和雾带的出现,极易引发连锁追尾相撞事故。表4-34给出了高速公路上雾天状况与视距关系。种类视距(m)种类视距(m)淡雾300-500特浓雾50浓雾50-150--表4-34高速公路雾天状况与视距关系*/137第4章道路交通环境与交通安全2)雾天环境下,雾水与积灰、尘土混合,导致轮胎与路面的附着系数减小,特别是北方冬季,冰雾在道路表面形成一层薄冰,使附着系数下降更为明显,从而导致制动距离延长、行驶打滑、制动跑偏等现象发生。3)由于大雾影响,造成驾驶人心理紧张,而且在大雾中快速行驶的驾驶人常常认为车速很慢,一旦发生意外,驾驶人很难做出正确判断,采取措施不当就会引发交通事故。*/137第4章道路交通环境与交通安全3.冰雪天行车的交通安全冰雪天气给人们出行带来极大不便,积雪和冰冻严重危害桥梁等结构物,给交通带来安全隐患。1)积雪和低温易导致车辆零件冰冻,引发故障,冰雪堆积使路面变滑,汽车转向及制动的稳定性下降,使车辆控制难度增大,汽车操纵困难。据英国气象条件与交通事故资料统计,雪天高速公路事故发生率是干燥路面的5倍,结冰时事故发生率是干燥路面的8倍。2)在冰雪天气下,路面附着系数仅为正常干燥路面附着系数的1/8-1/4,车速越高,路面附着系数越小,车辆制动距离增大,制动困难,对行车安全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