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T 1822-2014 美国青蛙养殖技术规范 人工繁殖 .docx
ICS65.150B52
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DB51/T1822—2014
美国青蛙养殖技术规范人工繁殖
2014-09-19发布2014-10-01实施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I
DB51/T1822—2014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亲蛙培育 1
4人工催产 3
5产卵孵化 3
II
DB51/T1822—2014
前言
本标准由四川省水产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本标准由四川省水产学会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正军、唐洪、魏震、何云明、耿毅。
1
DB51/T1822—2014
美国青蛙养殖技术规范人工繁殖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美国青蛙[Ranagrylie]的亲蛙选择、亲蛙饲养、产卵与孵化、蝌蚪暂养的养殖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美国青蛙的人工繁殖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
NY505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507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SC/T1008淡水鱼苗种池塘常规培育技术规范
《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31号
《进出口水产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35号
3亲蛙培育
3.1亲蛙来源
从国家批准的良种场或从原产地引进,经检疫合格。
3.2亲蛙选择
2龄~4龄,体重≥300g。美国青蛙性成熟后的主要性别特征见表1。
表1美国青蛙的主要性别特征
雌蛙特征
雄蛙特征
1、耳鼓膜径小于或等同于眼径。
耳鼓膜径大于眼径。
2、咽喉部呈白色或具黑色斑纹。
咽喉部呈明显黄色。
3、不具内声囊,鸣叫声音欠洪亮。
具内声囊,鸣叫声音洪亮。
4、前肢第一指不发达。
前肢第一指发达。
5、个体较大,肛门处有一个长约2毫米的灰白色突出物。
个体较小,肛门处无突出物。
3.3培育条件
2
DB51/T1822—20143.3.1水质
水源水质符合GB11607规定。养殖池水质符合NY5051规定。
3.3.2池塘条件
亲蛙池每口面积200㎡~300㎡,水深0.5m~0.7m,池埂超高0.2m~0.3m,具备完善的进、排水设施;土池、水泥池均可。池周或池中央除保留1/3~1/4的陆地外,还应建有≤40度的斜坡面与陆地相连;并在池周陆地及1/3~1/4的池塘水面中种植陆生或水生遮阴植物,或在整个亲蛙池顶上部设置遮阴网(棚)。
整个亲蛙池子四周须用石板、砖块等建0.5米-0.7米高的防逃设施。池底淤泥厚度≤15㎝。每口池塘设置3㎡~5㎡的固定食台1个~2个,或设置用塑料泡沫板材制作的1㎡~3㎡的浮性饵料台2个~3个。每个蛙池设置一盏5瓦~10瓦的夜间诱蛾(虫)灯。
3.3.3清池消毒
放蛙前7天~10天,对养殖池塘进行药物清塘消毒,清塘操作按SC/T1008规范执行。
3.4亲蛙放养
3.4.1放养时间
每年的4月初放养,水温≥15℃。3.4.2放养数量
每平方米≤10只。
3.4.3雌雄配比
雌蛙与雄蛙配搭养殖比例为1:1~2:1。
3.4.4蛙体消毒
投放亲蛙时,用浓度3%~4%的食盐水溶液浸泡蛙体10min~15min或用浓度10mg/L~20mg/L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浸泡蛙体10min~15min。
3.5饲养管理
3.5.1饲喂管理
以粗蛋白≥40%专用浮性配合颗粒饲料为主,投饲率1%~2%;黄粉虫、蚯蚓等鲜活生物体饵料为辅,投饲率5%~8%。投饲坚持定质、定量、定点、定时原则,每日上、下午各投喂1次,以1h内食完为宜。饲料的安全、卫生要求应符合GB13078和NY5072标准规定。
3.5.2水质管理
平常每周向池塘冲注新水1-2次,每次注水量为养殖池水量的10%~20%,池水透明度长期保持≥30cm,严防水质恶化。
3.5.3日常管理
3
DB51/T1822—2014
每日早晚巡塘,切实做好防逃、防盗、防病、防敌害、防旱(涝)灾害工作;并按《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做好日常管理工作纪录。
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