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51T 1135-2010 鲤鱼养殖技术规范 人工繁殖.docx

发布:2025-04-25约3.52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150B52

备案号:28225-2010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1135—2010

鲤鱼养殖技术规范人工繁殖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CommonCarpculture-ArtificiaPropragation

2010-06-08发布2010-07-01实施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I

DB51/T1135—2010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亲鱼培育 1

4自然产卵受精 2

5人工催情产卵受精 2

6孵化 3

DB51/T1135-2010

前言

本标准由四川省水产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四川省水产学校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贺红川、陈昌明、任旺。

1

DB51/T1135—2010

鲤鱼养殖技术规范人工繁殖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鲤鱼(Commoncarp)亲鱼培育、催情产卵、人工孵化、鱼苗暂养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鲤鱼人工繁殖.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NY505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507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SC1026鲤鱼

《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2003)第[31]号

3亲鱼培育

3.1亲鱼来源

来源于国家原(良)种场,并经检疫合格。

3.2亲鱼选择

按SC1026规定选择,雌鲤鱼应选择2龄以上、体重≥1kg,雄鲤鱼略小、体重≥0.5kg。亲鲤应健壮无病、光滑无伤、无畸形、肥满度好。

3.3培育条件

3.3.1水源水质

符合GB11607的规定。

3.3.2培育池水质

符合NY5051的规定。其中水体的溶氧量≥4.0mg/L。

3.3.3培育池

培育池以长方形、面积667m2~2000m2为宜,水深1.5m~1.8m,每年应清塘1次,进排水系统完整。

3.3.4清池消毒

亲鱼入池前10d~15d进行清池消毒,药物使用符合NY5071的规定。

3.4放养

每年10月~11月按雌雄分开放养,以每平方米放养0.15kg/m2~0.23kg为宜,可混养少数鲢、鳙鱼。

3.5饲养管理

3.5.1水质管理

每10d~15d加注一次新水,每次注水深度为10cm~15cm,溶氧量≥4.0mg/L,透明度≥25cm;每20d~30d换水一次,换水量为总量的1/5~1/4。

3.5.2饲喂管理

2

DB51/T1135—2010

饲料以配合饲料为主,粗蛋白≥35%。水温10℃~15℃时,每天投喂1次;水温16℃~20℃时,每天投喂2次,投饲率为1%~3%;水温21℃以上时,每天投喂3次,投饲率为3%~5%。春季和秋季适当投喂经发芽的小麦螺类等鲜活饵料,每次投喂量为总投喂量的20%~40%。配合饲料应符合NY5072的规定。

3.5.3日常管理

早晚巡视,观察亲鱼的摄食、活动、水质变化、水位变化情况,检查进出水口设施和池埂,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按《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做好记录。

4自然产卵受精

4.1产卵、孵化池

4.1.1产卵池

面积以334m2~667m2为宜,水深1.0m~1.5m。产卵池应避风、向阳、少淤泥,注排水方便,环境安静。

4.1.2孵化池

用鱼苗饲养池兼作孵化池,池塘面积667m2~1334m2,水深0.7m~1.0m米,放鱼前要清塘。

4.2鱼巢的制作和设置

用水草(聚草、金鱼藻等)、棕榈皮(需用水煮过晒干,除去单宁酸等有毒物质)、蕨类植物、人造纤维等材料制作鱼巢,扎制成束,大小合适,不疏不密,然后将其绑在细竹竿或树条上。常见的设置方式有悬吊式和平列式。一般鱼巢布置在离岸边1m左右的浅水处,经消毒后的鱼巢放置在水下10cm~15cm处,呈漂浮状态。

4.3配组产卵

水温18℃~20℃时,配组繁殖。雌雄分养的亲鱼需要并池配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