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古诗词诵读《桂枝香 金陵怀古》课件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发布:2025-04-25约1.45千字共3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桂;同学们,当我们翻开历史的长卷,金陵——这座曾名为“建康”“江宁”的六朝古都,总是笼罩着一层神秘而沧桑的面纱。它是东吴大帝孙权的建业宫阙,是南朝四百八十寺的烟雨楼台,是李煜“雕栏玉砌应犹在”的亡国之痛,更是朱元璋龙盘虎踞的帝王之都。今天,我们将随着王安石的笔触,登上金陵城头,在萧萧秋风中俯瞰“千里澄江似练”的壮阔图景,聆听一位改革家对历史兴衰的深沉叩问。;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王安石的生平及创作风格。

思维发展与提升:读懂诗句,理解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感叹。

审美鉴赏与创造:赏析诗中所描写的金陵美景,学习借景抒情、虚实结合的手法。

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王安石作为政治家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心。;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人。晚年退居金陵(今江苏南京),封舒国公,改封荆,世称荆公。卒谥文。

政治家: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xù)。(改革家)

文学家:“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被后世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思想家: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王安石在宋神宗时期主导“熙宁变法”,试图通过改革挽救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但因保守派阻挠、变法派内部分裂及执行偏差,于1076年第二次罢相,退居金陵(今南京),直至1086年去世。远离朝堂的晚年,他对政治斗争的复杂与理想的破灭有了更清醒的认识,转而通过文学创作抒发对历史兴衰的感慨,词作中“六朝旧事随流水”即隐含着对仕途沉浮的超脱与反思。;桂枝香:词牌名,又名“疏帘淡月”,首见于王安石此作。多用入声韵,故于凝重之中含有激烈、感慨之情。

金陵:今江苏南京。从三国时期东吴在此建都起,先后有东晋、宋、齐、梁、陈在此建都。到赵宋时,这里依然是市廛栉比,灯火万家,呈现出一派繁荣气象。

怀古:追念古代的事情(多用为歌咏古迹的诗题)。;1.朗读诗歌,划分节奏。

2.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大意。

3.各用一句话概括上阕和下阕的内容。

;桂枝香·金陵怀古;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登临送目,??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交代了哪些信息?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上阕——品景;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词的上阕选取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①这首词的上片着重写景,运用比喻、动静结合、远近结合、色彩对比等手法(手法),

②通过对长江、翠峰、船只、残阳、酒旗、彩舟、星河、白鹭等景物(意象)的描绘,

③描绘了金陵一带壮美的江山和风帆来往、酒旗飘扬的繁荣景象(景象),

④勾勒了一幅壮丽而又略带萧瑟的金陵晚秋图(意境)。为下片抒情做了铺垫。(作用);;;;;;遥想当年,六朝的统治者竞相过着奢侈荒淫的生活,以至于像陈后主那样,敌军已兵临城下,他还拥着一群嫔妃在寻欢作乐,最后六朝君主就像走马灯似地一个接一个地国破家亡,悲恨相继不断。;;;;下阕——悟情;下阕——悟情;下阕运用典故,生动形象地回顾了六朝统治者因竞逐豪奢而导致相继败亡的历史,由此借古讽今,表达了作者对宋朝君臣不思自强、上下偷安的政治局面和对北宋王朝的前途的担忧之情。;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