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地下水的类型及其特征课件.pptx
任务1地下水的类型及其特征
任务引入
什么是潜水?什么是承压水?有什么特征?
教学目标
1.掌握地下水的存在状态及分类;
2.掌握地下水的形成条件;
3.掌握地下水的类型及特征。
知识目标
1.能区分潜水和承压水;
2.能区分地下水类型及其特征。
能力目标
目录
地下水的类型及特征
5
一、地下水定义
一、地下水定义
地下水——埋藏在地表下土中孔隙、岩石孔隙和裂隙、岩石空洞中的水,称为地下水。
二、地下水来源
二、地下水来源
地下水的水源:主要来自地表水,天然补给包括雨水、河道流水、湖泊与水库等。其他人为因素如超量灌溉、渠道渗漏或人工补注等。
补给方式:地下水主要有降水入渗、灌溉水入渗、地表水入渗补给,越流补给和人工补给。在一定条件下,还有侧向补给。
地下水的排泄:主要有泉、潜水蒸发、向地表水体排泄、越流排泄和人工排泄。泉是地下水天然排泄的主要方式。
三、地下水的存在状态及分类
三、地下水的存在状态及分类
地下水一般有两种存在状态,一种是渗透于地下泥沙岩石缝隙之中,另一种是形成地下河流。
四、地下水的形成条件
四、地下水的形成条件
1.地质条件:地下水的形成,必须具有一定的岩石条件和地质构造条件。
2.气候条件:气候条件对地下水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如大气降水、地表径流、蒸发等方面的变化将影响到地下水的水量。
3.地貌条件:在不同的地貌部位对地下水的形成关系密切。一般在平原、山前区易于储存地下水,形成良好的含水层;在山区一般很难储存大量的地下水。
4.人为因素:大量抽取地下水,会引起地下水位大幅下降;修建水库,可促使地下水位上升。
五、地下水的类型及特征
五、地下水的类型及特征
1.按埋藏条件分类
上层滞水:局部隔水层上的重力水。
潜水: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上的重力水。
承压水:充满两个隔水层之间的重力水。
2.按含水层性质分类
(1)孔隙水:在孔隙含水层中储存和运动的地下水称孔隙水。
冲积物中的地下水
洪积物中的地下水
(2)裂隙水:埋藏于基岩裂隙中的地下水称基岩裂隙水。
面状裂隙水
层状裂隙水
脉状裂隙水
(3)岩溶水:储存和运动于可溶性岩石中的地下水称为岩溶水。
五、地下水的类型及特征
3.上层滞水:当包气带存在局部隔水层时,在局部隔水层上积聚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称为上层滞水。
在雨季由于上层滞水水位的上升,能使土、石强度降低,造成道路翻浆和导致路基稳定性的破坏。
毛细水:由于地下潜水位上升,毛细水上升高度增大,常导致冻胀、翻浆现象发生,在路基设计中应充分重视。
五、地下水的类型及特征
4.潜水:饱和带中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水面的含水层中的重力水。
(1)潜水的主要特征
①潜水具有自由水面,为无压水。在重力作用下可以由水位高处向水位低处渗流,形成潜水径流。
②潜水的分布区和补给区基本是一致的。在一般情况下,大气降水、地表水可通过包气带入渗直接补给潜水。
③潜水的动态(如水位、水量、水温、水质等随时间的变化)随季节不同而有明显变化。如雨季降水多,潜水补给充沛,使潜水面上升,含水层厚度增大,水量增加,埋藏深度变浅,而在枯水季相反。
④在潜水含水层之上因无连续隔水层覆盖,一般埋藏较浅,因此容易受到污染。
五、地下水的类型及特征
4.潜水
(1)潜水等水位线图用途
①确定任一点的潜水流向:潜水沿垂直等水位线方向由高水位流向低水位。如A流向B,C流向D。
②确定沿潜水流动方向上两点间水力坡度(I):即两点潜水位高度差与两点间水平距离之比,如IAB,ICD。水力坡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该两点间潜水的平均流速。
③确定任一点潜水埋藏深度。图中D点潜水埋藏深度h=102m-100m=2m。
④确定潜水与地表水之间的补给关系。图中河流两岸潜水均补给河水。
五、地下水的类型及特征
5.承压水
(1)承压水定义
承压水是充满于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含水层中具有水头压力的地下水。
它的运动受到上下隔水层的约束和水压的作用。打井穿过上面的隔水层时,承压水就可向上涌出来。
(2)承压水分类
承压盆地
承压斜地
任务小结
1
地下水主要来源地表水,天然补给包括雨水、河道流水、湖泊与水库等。补给方式主要有降水入渗、地表水入渗,越流补给等。地下水排泄主要有泉、潜水蒸发、等。
2
地下水的形成条件包括地质条件、气候条件、地貌条件与人为因素。
3
地下水包括上层滞水、潜水与承压水。潜水等水位线图可确定潜水流向、水位坡度、任一点潜水埋藏深度,并确定潜水与地表水之间的补给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