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卷(附答案).docx
第
第PAGE1页共NUMPAGES17页
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随着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的出现,指纹识别手机越来越普及。下列对超声波的分析错误的是()
A.速度比普通声波快,解锁时间短
B.频率超过20000Hz,人类听不到
C.有较强的穿透能力,能够穿透屏幕
D.能够传递信息,分析比对指纹
2.AI(人工智能)语音播报能够模仿不同人物的声音,是因为它学会了模仿人物声音中的哪个特性()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动频率
3.如图所示是一款低音频发声灭火装置,通过发出30~60Hz的低频声波,能够在短短数秒之内扑灭火焰。关于这台低音频发声灭火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装置发出的低频声波属于次声波
B.该装置发出的声波能量大,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声波可以灭火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D.低音频发声灭火装置是高科技产品,声源不需要振动
4.如图是“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过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改变钢尺振动的频率
B.钢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越快
C.物体振动得快,频率高,发出的声音音调高
D.多次实验中,保持钢尺振动的振幅相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5.广场舞风靡全国各地,在激情的《战马》音乐声中,人们翩翩起舞,锻炼身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听到悠扬的音乐声是音箱中的发声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通过骨传导进入人耳
C.为降低声音的危害,可以旋动音响调音旋钮改变音调
D.夜晚优美的乐曲声虽然影响人们休息,但仍是乐音
6.如图所示,将四种声音先后逐一输入同一示波器,分别得到这四种声音的波形,音调和音色都相同的两种声音是()
A.甲和乙 B.甲和丙 C.乙和丁 D.乙和丙
7.从环保角度看,下列不属于噪声的是()
A.阅览室内,正在学习的同学听到的絮絮细语声
B.上物理课时,同学们听到隔壁教室音乐课传来的歌声
C.夜深人静时,正要入睡的人,听到楼上传来的钢琴声
D.吉利4S店内,修理工检修汽车时仔细听发动机发出的声音
8.下列一些的减弱噪声的方法中,其中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的是()
A.甲图:射击运动员在射击比赛时都戴上耳罩
B.乙图:在公路的两旁修建隔音墙和种植高大的各种树木
C.丙图:为了减弱外面爆竹声的干扰关上窗户
D.丁图:中高考期间,在各考点临时设立的禁止鸣笛的标志
9.声波可以在示波器上显示出来。下图是甲乙两个音叉发出的声音在示波器上显示出来的波形图,分析正确的是(????)
A.甲声波的频率较高
B.乙声波的音调较高
C.甲声波的传播速度较慢
D.乙声波的响度较大
10.下列有关声的实验,描述正确的是()
A.图甲,用乒乓球的弹跳来表现音叉的振动运用了理想实验法
B.图乙,拨动钢尺的力越大,钢尺振动的幅度越大,振动越快
C.图丙,用同样的力敲击,1号水瓶发出的声音音调最低
D.图丁,拉奏二胡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色
二、填空题
11.蝴蝶每分钟振翅360次,蜜蜂每秒振翅300次,当它们从身边飞过时,凭听觉能感受到飞过,另一个听不到的原因是翅膀振动发出的是波。
12.小明发现学校附近常常有如图甲所示的禁止鸣笛标志,这是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如图乙所示,夏季小明走在校园的林荫路上,在树荫下的地面上观察到圆形的光斑,这光斑是光的(选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形成的。
13.小明家临街而住,于是在家装了一个噪声监测仪,如图所示,此时显示环境的噪声是:,利用噪声监测仪(选填“能”或“不能”)减弱噪声,当外边较吵时,小明通常会把门窗关好,这是在控制噪声。
14.乙图中,医生利用“B超”可以获得病人内部脏器的图像信息,说明:;丙图中,放置于“清洗机”里面的眼镜,在清洗液的激烈振动的作用下,使得眼镜上的污垢被“敲击”下来,说明:。
15.竹笛是我国传统民族乐器(如图),吹奏竹笛时,竹笛内的空气发声,用手指堵住竹笛上不同的孔去吹奏,就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
三、作图题
16.图(甲)是手机超声波指纹识别系统,手机发出超声波遇到手指上A、B、C、D、E五个位置,测得回声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30ms、0.36ms、0.30ms、0.36ms、0.26ms,根据此时间,在图(乙)中确定剩余三点位置并绘出指纹的大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