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级会计实务讲义 2012年中级会计实务讲义 基础班 20.pdf
第二十章预算会计和非营利组织会计
●考情分析
本章的考试题型一般均为客观题,主要考核事业单位及民间非营利组织特定业务的核算。考生
在备考时注意掌握相关基本概念及常见的账务处理。
最近三年本章考试题型、分值、考点分布
题型2011年2010年2009年考点
单选
1题1分1题1分-事业单位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会费收入的确认
题
多选民间非营利组织捐赠收入、事业基金的核算、事业单位结
1题2分-1题2分
题余分配的核算
判断
-1题1分-财政补助收入的确认
题
合计2题3分2题2分1题2分-
【注意】有的会计科目与前十九章企业会计不同,需单独记忆。
第一节概述
一、预算会计概述
(一)预算会计体系构成
我国现行的预算会计体系包括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以及参与预算
执行的国库会计、收入征解会计和国有建设单位会计等。在现行预算会计体系中,财政总预算会计
居于主导地位,对行政事业等单位预算会计具有指导作用。
(二)预算会计要素
预算会计要素分为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五类。
会计平衡等式反映了各会计要素间的关系。预算的会计平衡等式为:
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
或者
资产=负债+净资产
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概述
(一)民间非营利组织的特征
民间非营利组织应当同时具备以下三个特征:
1.该组织不以营利为宗旨和目的;
2.资源提供者向该组织投入资源不取得经济回报;
3.资源提供者不享有该组织的所有权。
(二)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一般会计原则
1.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2.民间非盈利组织的会计目标是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要。
3.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4.民间非盈利组织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包括相关性、实质重于形式、一贯性、可比性、及时性、
可理解性、配比性、实际成本、谨慎性、区分费用性和资本性支出及重要性等。
5.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要素划分为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费用。
6.由于民间非营利组织许多资产的取得没有实际成本,因此在强调实际成本计量原则的同时,
对于一些特殊的交易事项引入了公允价值等计量基础。
(三)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要素
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和净资产,其会计等式为:
资产—负债=净资产
反映业务活动情况的会计要素包括收入和费用,其会计等式为:
收入—费用=净资产变动额
(四)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财务会计报告
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报表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业务活动表和现金流量表三张基本报表,以
及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
第二节事业单位特殊业务的核算
一、财政补助收入的核算
财政补助收入是指事业单位按照核定的部门预算经费申报关系从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取得的各
类事业经费,是事业单位取得的预算内财政性资金补助。
(一)财政补助收入的管理要求
(二)财政补助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事业单位财政补助收入有财政直接支付、财政授权支付和财政实拨资金三种方式。
(三)事业单位财政补助收入的账务处理
事业单位应设置“财政补助收入”总账科目核算财政补助收入。
事业单位在收到财政补助收入时,根据财政资金拨付方式的不同,分别借记“事业支出”(财政
直接支付)、“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财政授权支付)、“银行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