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华南理工大学《数据库》(研究生)复习提纲.doc

发布:2025-04-25约4.67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华南理工大学《数据库》(研究生)复习提纲

9.Oracle体系结构:

1)存储结构:由逻辑存储、物理存储组成

2)内存结构:由SGA、PGA组成

3)进程结构:由用户进程和Oracle进程组成

其中,内存结构、进程结构合并称为Oracle实例;存储部分称为数据库。

Oracle进程中包括服务器进程和后台进程。

10.启动数据库的三个步骤:

启动实例、装载数据库、打开数据库

另外,启动数据库必须先用管理员权限连接。

11.逻辑数据库结构:(按顺序)物理数据库结构:

表空间、段、区、数据块(Oracle还有模式对象)控制文件、数据文件、重做日志文件

12.数据块(Block)是I/O的最小单位。块空间的使用规则请看PPT

13.创建表的条件:用户在表空间有配额;用户有创建表的权限

14.控制文件:用于记录描述数据库的外部结构,包括名称和建立时间、数据文件和重做日志文件的名称及其位置、日志记录序列码。

15.重做日志文件:记录用户对数据库的所进行的修改操作,当数据库中的数据遭到破坏时,可以用这些日志修复数据库。每个数据库至少需要两个重做日志文件;Oracle以循环方式向重做日志文件写入。

16.Oracle内存结构由SGA(系统全局区)和PGA(程序全局区)组成

17.SGA的组成:1)共享池2)数据库缓存/缓冲区高速缓存3)重做日志文件4)大型池(可选)5)JAVA池(可选)

其中,共享池使用LRU(最近最少使用)算法,并且它由库缓存和数据字典缓存组成。

大型池不使用LRU算法。

18.Oracle是怎样工作的:

1)在运行Oracle的计算机上启动一个实例(这台计算机也被称为主机(host)或数据库服务器(databaseserver)。

2)运行应用程序的计算机(也被称为本地计算机(localcomputer)或客户端工作站(clientworkstation))中启动了用户进程(userprocess)。客户端应用程序使用与所在网络环境相匹配的Oracle网络服务驱动与服务器建立连接。

3)数据库服务器也运行与网络环境相匹配的Oracle网络服务驱动。当服务器监听到应用程序的请求后就建立专用服务器进程为对应的用户进程提供服务。

4)用户执行SQL语句、提交事务(transaction)。例如,用户改变数据表内某一行的数据。

5)服务进程收到用户提交的语句后,先在共享池(sharedpool)中查找是否存在与此语句相同的共享SQL区(sharedSQLarea)。如果存在,服务进程就检查用户是否有访问所请求数据的权限,满足权限要求的话,就使用已有的享SQL区来处理SQL语句。如共享SQL区不存在服务进程要为用户提交的SQL语句创建新的共享SQL区,用来解析、处理此语句。

6)服务进程从数据文件(逻辑上看就是数据表)或SGA中获得所需的数据。

7)服务进程修改SGA中的数据。由于事务已经提交,LGWR进程立即在重做日志文件(redologfile)中记录此事务。而DBWn(DatabaseWriter)进程则在适当的时机将修改过的数据块写入磁盘。

8)如事务成功,服务进程通过网络通知应用程序。如不成功,则向应用程序提交错误信息。

9)在整个过程中,还有一些未提到的后台进程在运行,她们对整个过程进行监控,在需要时参与进来。此外数据库服务器还要管理其它用户的事务,防止请求相同数据的事务之间产生竞争(contention)。

SGA包括哪些内容?可执行SQL放在SGA的哪个组件中?什么是序列?什么是同义词?

第三章数据库恢复技术

1.故障类型:事务失败(逻辑错误、系统错误)、系统崩溃、硬盘故障

2.系统故障或事务故障的恢复方法:1)撤销undo2)重做redo3)系统在重启时自动完成

3.灾难性或磁盘失败恢复方法:使用归档存储设备(如磁带)上的数据库备份来进行恢复,并从备份日志重新应用或重做已提交事务的操作来重构故障前数据库的最新状态。

4.磁盘块的高速缓存:1)缓存目录:跟踪哪些数据项在缓冲区中。2)脏位:每个缓冲区都和一个脏位相关联,它用来指示该缓冲区是否有所修改。3)钉住拔去位:如果缓冲中的页目前还不能写回磁盘,则称该页被钉住。

5.将修改过的缓冲区刷新到磁盘,有两种策略。1)原位更新2)镜像更新。另外,数据项更新前的旧值称为前像,更新后的新值称为后像。

6.WAL,“先写日志”规则。1)保证原子性2)保证持久性

7.非潜入:缓存中被事务更新的某个页在事务提交之前不能写回磁盘。

潜入:允许在事务提交之前把已更新的缓冲区写回磁盘。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