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数据库应用精品教学(华南理工大学)chp3 All.ppt

发布:2018-07-01约4.9万字共23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An Introduction to Database System (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 本章是整个课程的重点之一,内容比较多。 SQL是关系数据库的标准语言,是介于关系代数与关系演算之间的查询语言。 本章主要介绍SQL的四个功能: ① 数据定义;② 数据操纵; ③ 数据控制;④ 嵌入式SQL。 要结合实验教材学习本章,学习并应用SQL Server 2000的SQL语言。 要求掌握SQL的概念及使用 掌握 SQL数据定义语句: 会定义、修改和撤消基本表、索引和视图 嵌入式SQL语句的应用: 知道嵌入式SQL怎么用 熟练掌握 SQL数据查询语句: 熟练的运用SELECT语句表达各种查询 SQL视图的应用: 会定义、查询、更新和删除视图 SQL数据更新语句的应用: 熟练地运用插入语句、修改语句和删除语句更新数据 第三章 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 3.1 SQL概述 3.2 学生-课程数据库 3.3 数据定义 3.4 数据查询 3.5 数据更新 3.6 视图 3.7 小结 SQL概述 3.1.1 SQL 的产生与发展 3.1.2 SQL的特点 3.1.3 SQL的基本概念 SQL标准的进展过程 1974年,由Boyce和Chamber提出;1975-1979年,在System R上实现,由IBM的San Jose研究室研制,称为Sequel;以后进一步修改完善扩充为SQL。 SQL是关系数据库语言的国际标准 标准 大致页数 发布日期 SQL/86 1986.10 SQL/89 (FIPS 127-1) 120页 1989年 SQL/92 (SQL2) 622页 1992年 SQL99 (SQL3) 1700页 1999年 SQL2003 2003年 本章将针对SQL/2作一总体介绍,不是SQL的全部,并且为了突出基本概念和基本功能,略去了许多语法细节。 应该注意到: 许多具体的RDBMS实现的SQL与标准有一定区别 有些标准在具体系统中还未实现 而具体系统对SQL都有一定的扩充 我们实验使用SQL Server 2000系统,因此在学习教材上的SQL语言有关内容时,要结合SQL Server 2000的SQL语言,进行对照理解应用。 3.1.2 SQL的特点 1.综合统一 集数据定义语言(DDL), 数据操纵语言(DML), 数据控制语言(DCL)。 可以独立完成数据库生命周期中的全部活动: 定义关系模式,插入数据,建立数据库; 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查询和更新; 数据库重构和维护 数据库安全性、完整性控制等 用户数据库投入运行后,可根据需要随时逐步修改模式,不影响数据的运行。 数据操作符统一 2.高度非过程化 非关系数据模型的数据操纵语言“面向过程”,必须制定存取路径 SQL只要提出“做什么”,无须了解存取路径。 存取路径的选择,以及SQL的操作过程,由系统自动完成。 3.面向集合的操作方式 非关系数据模型,采用面向记录的操作方式,操作对象是一条记录 SQL采用集合操作方式 操作对象、查找结果可以是元组的集合 一次插入、删除、更新操作的对象,可以是元组的集合 4.以同一种语法结构 提供多种使用方式 SQL是独立的语言 能够独立地用于联机交互的使用方式 SQL又是嵌入式语言 SQL能够嵌入到高级语言(例如C,C++,Java)程序中,供程序员设计程序时使用 5.语言简洁,易学易用 SQL功能极强,接近英语口语,完成核心功能只用了9个动词。 SQL的基本概念(续) 基本表 本身独立存在的表 一个关系就对应一个基本表 一个表可以带若干索引 一个(或多个)基本表对应一个存储文件 SQL的基本概念(续) 存储文件 逻辑结构组成了关系数据库的内模式 物理结构是任意的,对用户透明 SQL的基本概念(续) 视图 从一个或几个基本表导出的表 数据库中只存放视图的定义,而不存放视图对应的数据 视图是一个虚表 用户可以在视图上再定义视图 第三章 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 3.1 SQL概述 3.2 学生-课程数据库 3.3 数据定义 3.4 数据查询 3.5 数据更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