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23_T2724—2020_早春设施小型番茄栽培技术规程_黑龙江省.docx

发布:2025-04-23约2.14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020

B31

DB23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DB23/T2724—2020

早春设施小型番茄栽培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23/T2724—2020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的编写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鸡西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朴福万、闫鸿媛、修翠虹、李爱杰、姜坤、叶青雷、杨金凤、蒋慎勇、张国华、

刘家群、张焕柱、林鑫、胡占岽、王静、刘佳、范世海、王立国、宋春莲、

顾玉奎、王洪斌。

DB23/T2724—2020

早春设施小型番茄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早春设施小型番茄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和种子质量、育苗、整地施肥、定植、

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及生产档案。

本标准适用于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设施小型番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

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16715.3瓜菜作物种子第3部分:茄果类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通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GB3095的规定,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15618的规定,农田灌溉用水

质量应符合GB5084的规定。

4品种选择和种子质量

选择抗病、高产、耐低温、耐贮运、商品性好且未经过禁用物质处理的非转基因品种。种子

质量符合GB16715.3的要求。

先用温水浸泡1h~4h、沥干,再放入1%福尔马林溶液或10%磷酸三钠溶液消毒20min左右,

用清水再将种子清洗干净,继续浸种8h~10h后置于25℃~28℃条件下催芽。催芽期间每天用清

水冲洗种子2次~3次,70%以上种子露白时播种。

包衣种子不需要浸种催芽。

5.3营养土和基质配制

1

营养土配制:选用3年~5年未种过茄果类蔬菜且未用过长效除草剂的田土和充分腐熟的有机

肥或草炭土以3:1比例混配。每立方米育苗土加入磷酸二铵1kg、50%多菌灵80g充分混拌均匀。

穴盘育苗可购置市售蔬菜专用的育苗基质。

5.4播种

将处理好的种子拌适量的细沙混匀撒播于苗床,播种量10g/m~15g/m。播后覆盖营养土1cm~

22

1.5cm。可采用50孔或32孔穴盘播种,每穴1粒~2粒,播种后用覆盖物保湿,当70%出苗后撤

掉覆盖物。

5.5苗期管理

5.5.1温度管理

播种至出苗:白天25℃~30℃,夜间15℃~18℃;出苗至分苗:白天20℃~25℃,夜间10℃~

15℃;分苗至缓苗:白天25℃~30℃,夜间15℃~20℃;缓苗后:白天20℃~25℃,夜间12℃~

16℃;定植前5d~7d进行低温炼苗:白天15℃~20℃,夜间8℃~10℃。

5.5.2光照调节

早春育苗采用补光灯增光措施,确保10h以上的光照时间。

5.5.3水分管理

播种及分苗浇透水,以后视秧苗长势和墒情酌情浇水。

5.5.4分苗

株高为20㎝~25㎝,茎粗0.5㎝以上,节间短;生理苗龄具有7片~8片真叶,第一花序现

蕾但未开放,植株无病虫害。

定植前施足基肥,每667m加入优质有机肥3000kg~5000kg、过磷酸钙20kg~30kg、磷酸二

2

铵20kg~25kg、硫酸钾20kg~25kg,撒匀后旋耕起垄,深翻20㎝~30㎝,起垄扣地膜。

通过调节通风口大小及加温调节温度。缓苗期:白天25℃~28℃,夜间15℃~18℃;开花坐

果期:白天20℃~25℃,夜间10℃~15℃;结果期:白天25℃~28℃,夜间13℃~15℃,当外

界气温12℃以上时,昼夜通风。

2

DB23/T2724—2020

8.2

肥水管理

当第一穗花序坐果后,结合浇水并追施N、P、K平衡水溶性复合肥10kg~15kg,以后每隔15d

结合浇水追高钾复合肥10kg~15kg、硝酸钙0.5kg~1kg。土壤水分视天气情况及时浇水,浇水后

注意通风排湿。

8.3植株调整

采用单杆整枝,当株高30cm以上时,采用尼龙绳吊蔓。打杈要及时,且选择晴天进行,第一

穗果进入转色期后,摘除其下全部叶片,及时摘除枯黄、有病斑的老叶。

8.4保花保果

使用番茄灵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保花、保果。

9病虫害防治

9.1防治原则

采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必须使用化学

防治时,农药使用应符合GB/T8321和NY/T1276的规定。

9.2主要病害

猝倒病、立枯病:使用恶霉灵、甲霜灵等防治。

灰霉病:使用腐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