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_T2697—2020_寒地油莎豆栽培技术规程_黑龙江省.docx
ICS65.020.20
B05
DB23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DB23/T2697—2020
寒地油莎豆栽培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23/T2697—2020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的编写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提出。
本标准由黑龙江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村能源与环保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钟鹏、曾祥俊、刘杰、苗丽丽、王建丽、匡恩俊、于洪久、张楠、孙彬、左辛、
王大蔚、陆海燕、李丹、范书华、马云凤。
I
DB23/T2697—2020
寒地油莎豆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油莎豆(CyperusesculentusL)产地环境、选地与整地、种子选择与处理、播种、施
肥、田间管理、收获和生产档案。
本标准适用于油莎豆的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GB3095的规定,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15618的规定,农田灌溉用水质量应
符合GB5084的规定。
选择温度≥10℃有效积温2300℃以上、砂质壤土耕地,前茬作物为玉米、大豆和花生为宜,前茬
深翻20cm~25cm,整平耙细;秋起垄或春起垄,垄宽45cm,垄高10cm~12cm或垄宽110cm,垄
台高12cm~15cm,垄顶宽70cm~75cm。
起垄后,采用V形镇压器及时镇压。
1
DB23/T2697—2020
5种子选择与处理
5.1
种子选择原则
选择生育期适中、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种子。
5.2种子处理
5.2.1种子挑选
挑选籽粒饱满、整齐、无损伤、无病虫害、发芽率达到95%以上的油莎豆种子。
5.2.2晒种
选择阳光充足的晴好天气,忌暴晒。将油莎豆种子均匀平铺在垫有塑料布的土地面上,厚度10cm~
15cm为宜,白天经常翻动,夜间堆起盖好,晒种2d~3d。
5.2.3处理
用40℃~45℃温水浸泡种子,至完全吸胀后取出,将表皮晾干,然后用干种子重量的0.2%的噻
虫嗪或苯甲·吡虫啉拌种,在播种前每100kg干种子拌1.5kg~2.0kg的滑石粉。
6播种
6.1播期
春季土壤5cm深度平均温度稳定在14℃以上。
公顷保苗株数10万株/hm
6.4播种方式
6.4.1小垄单行
采用机械播种,株距17cm~19cm,种子与肥料间隔5cm以上,覆土均匀。
6.4.2大垄三行
采用机械播种,小行距30cm,株距23cm~25cm,种子与肥料间隔5cm以上,覆土均匀。
6.5播后镇压
播后用V形镇压器压平、压紧垄体。
6.6除草
播种镇压后,出苗前可选择乙草胺乳油封闭除草;苗期可选择烯草酮除一年生和多年生的禾本科杂
草,也可选择胺草醚或苯达松除阔叶杂草。农药使用应符合GB/T8321和NY/T1276的规定。
2
DB23/T2697—2020
7施肥
7.1肥料使用原则
肥料使用应符合NY/T496规定。
7.2基肥
秋季或春季整地时可将农家肥施入,公顷施用量30m~45m。
33
7.3种肥
中等地力施用N96.8kg/hm
2
、P2O596.4kg/hm
2
、K2O96.2kg/hm
2
,应选择尿素、磷酸二铵、硫酸
钾为宜,播种时施于种子侧下方5cm~7cm处。
7.4
追肥
追施尿素120kg/hm。
2
8田间管理
8.1中耕
生长期中耕2次,第一次在株高5cm~8cm时浅耕,采用机械作业,深度3cm~5cm。第二次在株高
70cm~90cm时,结合刈割与追肥进行中耕,采用机械作业,深度5cm~7cm。
采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化学防治时,农药使用应符合GB/T8321和NY/T1276的规
定。
a)病害:叶枯病可用百菌清可湿性粉剂配置成溶液喷施防治;立枯病可用代森铵或噁霉灵配置成
溶液喷施防治;褐斑病每隔3d~4d交替使用苯醚甲环唑与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配置成溶液喷施防治。
b)虫害:红蜘蛛可用炔螨特乳油或苯丁哒螨灵乳油配置成溶液喷施防治;蚜虫可用鱼藤酮乳油配
制成溶液喷施防治。
当地上茎叶枯黄时开始收获,人工收获时将整株连根拔起,抖落在筛子中,筛去泥土;可用自走式
3
DB23/T2697—2020
应建立生产档案,主要内容包括地块选择、整地要求、种子处理、播种时间、播种方法、管理措施、
病虫害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