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_T2536—2019_橡胶草组织培养育苗技术规程_黑龙江省.docx
ICS65.020
B61
DB23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DB23/T2536—2019
橡胶草组织培养育苗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DB23/T2536—2019
前
言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的编写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黑龙江省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菲、曾祥俊、曲彦婷、李黎、沈光、韩辉、熊燕、张悦、唐焕伟、杨轶华、
李虹、曲线、孙波。
I
DB23/TXXXX—XXXX
橡胶草组织培养育苗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橡胶草(Taraxacumkok-saghyzRodin.)组织培养育苗技术的环境与设备消毒、培
养基制备、外植体诱导、继代增殖、生根培养、炼苗移栽、生产档案。
本标准适用于橡胶草组织培养育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001育苗技术规程
LY/T1882
NY/T2306
林木组织培养育苗技术规程
花卉种苗组培快繁技术规程
3
环境与设备消毒
接种室消毒按NY/T2306-2013中8.6进行。
超净工作台消毒
3.2
超净工作台消毒按NY/T2306-2013中8.5、8.6进行。
1
DB23/TXXXX—XXXX
4.2.1培养基配方
培养基配制成分如下:
a)诱导培养基:MS+6-BA2.0mg/L+2,4-D1.0mg/L+蔗糖30g/L+琼脂粉5.5g/L,pH值5.8;
b)继代增殖培养基:MS+6-BA2.0mg/L+NAA0.1mg/L+蔗糖30g/L+琼脂粉5.5g/L,pH值5.8;
c)生根培养基:1/2MS+NAA0.2mg/L+蔗糖30g/L+琼脂粉5.5g/L,pH值5.8。
4.2.2
培养基配制方法
培养基配制方法按LY/T1882-2010中4.2.1进行。
培养基灭菌
4.3
培养基灭菌按LY/T1882-2010中4.2.2进行。
4.4培养基保存
培养基保存按LY/T1882-2010中4.2.3进行。
5外植体诱导
5.1
外植体的选择
从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母株上选取5cm~6cm长的幼嫩叶片作为外植体。
5.2外植体消毒处理
将外植体置于烧杯中,用洗洁精溶液洗涤,然后用自来水冲2h~4h,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5%酒精浸
泡消毒30s,倒掉酒精,用无菌水冲洗3次~4次;再用0.1%氯化汞溶液浸泡6min,期间不断摇动,倒净
氯化汞溶液,用无菌水冲洗6次~7次,放在接种盘内用无菌滤纸吸干表面水分。
将消毒处理后的外植体切成长1cm~2cm,接种在诱导培养基上进行初代诱导培养。
操作时,先将培养瓶的瓶盖取下,再将培养瓶的瓶口倾斜靠近酒精灯火焰,用镊子将外植体接种到
诱导培养基上,将培养瓶瓶口在酒精灯外焰上旋转灼烧后封好瓶口。接种完成后,在培养瓶上标注接种
物名称和日期,培养20d~25d。
外植体经诱导培养生成愈伤组织后,分化产生不定芽,将不定芽不断转接到增殖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20d~25d为1代,进行多次继代。
将继代后的组培苗接种在生根培养基中诱导生根,培养25d~30d,当组培苗基部长出健壮的不定
根3条~5条,根长为2cm~3cm时,即可出瓶移栽。
培养室白天的温度控制在25±2℃,夜间不低于15℃,相对空气湿度控制在70%~80%,光照强度为
2000Lux~3000Lux,光照时间为12h/d~14h/d。
2
DB23/TXXXX—XXXX
9炼苗移栽
9.1炼苗
将培养瓶转移到过渡培养室中,自然光照下炼苗2d~3d,然后打开瓶盖,再炼苗2d~3d,温度控制
在22~25℃。
9.2移栽
从培养瓶中取出生根的小苗,用清水洗净根部的培养基,清洗培养基时动作要轻,避免伤根,将洗
净的生根苗移栽至装有珍珠岩的穴盘中,每穴1株,移栽后要把苗周围的基质压实,然后浇透水。
9.3苗期管理
将移栽后的组培苗放到温室中,保证幼苗水分供需平衡,育苗水分管理按照GB/T6001进行。移栽
初期应进行遮阴,5d~7d后发现幼苗有生长趋势,可以逐渐降低湿度,加强光照。温室环境应保持清
洁,温度控制在22℃~25℃,空气湿度保持在70%~80%,光照强度为2000Lux~2500Lux。
10生产档案
建立橡胶草组织培养育苗技术档案,包括环境和设备消毒、培养基制备、外植体诱导、继代增殖、
生根培养、炼苗移栽等。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