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23_T2544—2019_黑穗醋栗组织培养育苗技术规程_黑龙江省.docx

发布:2025-04-23约1.83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020.20

B05

DB23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DB23/T2544—2019

黑穗醋栗组织培养育苗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23/T2544—2019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的编写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乡村振兴科技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鹍、宋德禄、李施扬、段亚东、宋鹏慧、刘海军、刘凤芝、秦栋、杨春梅、

梁文卫、杨光、周双、李鹏举、武新娟、杨大志、纪志贤。

1

DB23/T2544—2019

黑穗醋栗组织培养育苗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黑穗醋栗(RibesnigrumL.)组织培养育苗技术的培养基的制备、消毒灭菌、材料

的选择与处理、初代培养、继代培养、生根培养、炼苗和移栽及生产档案。

本标准适用于黑穗醋栗组织培养育苗技术。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LY/T1882-2010

林木组织培养育苗技术规程

3

培养基的制备

培养基配制按LY/T1882-2010中规定执行

灭菌后的培养基放入接种室,常温条件下7d内使用,2℃~4℃条件下14d内使用。培养基应

保存于洁净环境中,注意避光和防尘。

将采取的植条用饱和洗衣粉水漂洗10min,流水冲洗2h后置超净工作台上用75%的酒精消毒,无

菌水荡洗3次,每次3min,再用0.1%升汞消毒,无菌水荡洗5次,每次3min,最后用无菌滤纸吸干植

物材料表面的水分。

2

DB23/T2544—2019

4.2培养基灭菌

瓶装培养基需在12h内完成灭菌,采用高压蒸汽灭菌锅灭菌,在压力1.1MPa、温度121℃条件

下灭菌20min。

4.3器具的消毒灭菌

剪子、镊子、烧杯等接种器具用高压灭菌锅在压力1.1MPa,温度121℃以下灭菌20min。

5材料的选择与处理

5.1

材料的选择

从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母株上选取半木质化枝条、茎尖作为材料。

5.2接种

取下培养瓶的封口膜,将培养瓶口和镊子在酒精灯外焰上旋转灼烧消毒并冷却后,把茎段、茎尖切

割成0.5cm~0.8cm后接种到培养基中,每个培养瓶放3个~5个外植体,接种后盖上封口膜,并标

注日期。

6初代培养

6.1培养条件

培养室的温度控制在25℃±3℃,空气相对湿度70%~80%,光照强度1000Lx,光照周期6h/d。

6.2培养方法

外植体生长约30d左右,高5cm后,剪成1.0cm~1.2cm的小段接种到初代培养基中。

培养室的温度控制在25℃±3℃,空气相对湿度70%~80%,光照强度2000Lx~3000Lx,光照

周期6h/d。

在无菌操净工作台上,将初代培养30d左右生长健壮的小苗的顶芽或腋芽萌发形成的丛生芽,分割

成带单芽的茎段,接种于继代培养基中。每隔25d~30d将继代苗转接至相同培养基上继续培养。

3

DB23/T2544—2019

待继代培养苗长至高度2cm~3cm时,接种于生根培养基中。

9炼苗和移栽

9.1

炼苗

生根20d左右、根系1.0cm~1.5cm时,及时移栽。移栽前2d~3d先松开瓶口1d后再打开瓶口,

置于温度25℃±3℃、通风、清洁的地方,不应阳光直射。

9.2移栽

9.2.1移植准备

选择温度、光照适宜,保温、保湿的温室或塑料棚内进行。选用50孔或70孔穴盘,基质为壤土、草

炭土和沙子混合,比例2:1:1。也可选用直径5cm、高5cm的蔬菜育苗钵或塑料营养钵,用500倍~800

倍敌克松溶液消毒,移栽前浇透水。

9.2.2移栽

将组培苗从瓶中取出,放入20℃左右的水中,将附在根上的培养基洗去,勿伤根系,根系过长的

要适当修剪。将清洗后的组培苗用镊子将其栽入准备好的穴盘或营养钵中,栽后及时浇透水。

9.3移栽后的管理

9.3.1水份

栽后2d~3d淋一次水,定植后10d~20d内湿度控制在80%~100%,当第一片新叶展开后,此

后湿度一直控制在70%左右。

应建立生产档案。包括:培养基的制备、消毒灭菌、材料的选择与处理、初代培养、继代培养、生

根培养、炼苗和移栽、病虫害防治等。

4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