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孢蘑菇覆土材料配制及使用技术规程》DB14T 1622-2025.docx
ICSCCS
65.020.20B05
14
山西省地方标准
DB14/T1622—2025代替DB14/T1622-2018
双孢蘑菇覆土材料配制及使用技术规程
2025-04-16发布2025-07-16实施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4/T1622—2025
I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产地环境 1
5覆土材料配制 1
6覆土材料使用 2
7生产管理档案 3
附录A(资料性)生产管理档案 4
参考文献 5
DB14/T1622—2025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了DB14/T1622—2018《双孢蘑菇覆土材料配制及使用技术规程》,与DB14/T1622—2018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产地环境(见4);
——增加了覆土材料配制(见5);
——增加了水(见5.1.2);
——更改了辅料(见5.1.3,2018年版的4.2.2);
——增加了覆土材料使用(见6);
——删除了覆土材料的配方(见2018年版的4.1);
——删除了覆土的消毒(见2018年版的6);
——删除了覆土材料(2018年版的4);
——增加了“附录A”(见附录A);
——增加了“参考文献”(见参考文献)。
本文件由山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本文件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本文件由山西省农业农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XS/TC19)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农业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南晓洁、郭尚、冯铸、郭伟伟、张雅君、朱敏、赵照林、张红刚、张程、李艳婷、郭霄飞、徐青松、周林。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8年首次发布为DB14/T1622—2018。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DB14/T1622—2025
1
双孢蘑菇覆土材料配制及使用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以典型草甸盐土或淡栗钙土为主要原材料制备双孢蘑菇覆土材料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覆土材料配制、覆土材料使用和生产管理档案。
本文件适用于以典型草甸盐土或淡栗钙土为主要原材料的双孢蘑菇覆土材料的配制及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12728食用菌术语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T17296中国土壤分类与代码
NY/T1935食用菌栽培基质质量安全要求
3术语和定义
GB/T1272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典型草甸盐土
属草甸盐土的一个亚类,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低洼地带或河流沿岸。其形成与地下水位的波动密切相关,地下水位较高时,盐分随毛细管作用上升至地表,水分蒸发后盐分积累,形成盐渍化土壤。表层通常有较明显的以耐盐草本植物为主草甸植被覆盖,土壤表层多为疏松的盐结皮或盐霜,下层土壤质地较粘重。盐分组成以氯化物、硫酸盐为主,pH值偏碱性。
3.2
淡栗钙土
属栗钙土的一个亚类,主要分布于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草原地带。其形成于半干旱气候条件下,植被以旱生草本植物为主,土壤剖面具有明显的厚度较薄、有机质含量较低、颜色较浅的腐殖质层和碳酸钙积累明显、呈灰白色、质地较紧实的钙积层。土壤pH值偏碱性,土壤肥力较低,水分条件较差。
4产地环境
产地应地面平整、交通便利,环境空气应符合GB3095的规定。
5覆土材料配制
DB14/T1622—2025
2
5.1原料选择
5.1.1覆土
土壤的选取应符合GB15618的规定,采自地表20cm以下土壤,尽量做到无泥块。将取回的土壤平铺于地面上,进行风干、暴晒2d~3d,同时筛选去除土壤中的杂质,将土壤放入机器粉碎,过3mm筛备用。
5.1.2水
水应符合GB5749的规定。
5.1.3辅料
辅料应符合NY/T1935的规定,选取无霉变、虫蛀、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