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孢蘑菇覆土材料配制及使用技术规程-山西质量技术监督局.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 65.020.20
B 05
DB14
山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 14/ T 1622—2018
双孢蘑菇覆土材料配制及使用技术规程
2018 - 01 - 10 发布 2018 - 03 - 10 实施
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14/ T 1622—2018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覆土材料 1
5 覆土材料的制备 2
6 覆土的消毒 2
7 覆土前的准备 2
8 覆土 3
9 覆土后的管理 3
10 生产档案 3
DB14/ T 1622—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南晓洁、郭尚、冯铸、周林、赵照林、张红刚、李艳婷、郭霄飞、徐青松。
II
DB14/ T 1622—2018
双孢蘑菇覆土材料配制及使用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以盐渍化土壤或栗钙土制备双孢蘑菇覆土材料的术语和定义、覆土材料、覆土制备及
覆土过程。
本标准适用于以盐渍化土壤或栗钙土制备双孢蘑菇的覆土材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7096 食用菌卫生标准
GB/T 12728 食用菌术语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NY 5099 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NY 5294 无公害食品设施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盐渍化土壤
华北平原土壤盐渍化程度分级指标:含盐量0.1%为非盐化土壤(即普通土壤);含盐量0.1%~0.2%
为轻度盐化土壤;含盐量0.2%~0.4%为中度盐化土壤;含盐量0.4%~0.6%为重度盐化土壤;含盐量0.6%
为盐土。
3.2
栗钙土
温带大陆性半干旱草原植被下形成的具有栗色腐殖层和钙积层的土壤。土壤上层呈栗色、暗栗色或
淡栗色,富含腐殖质,厚度25 cm~45 cm。全剖面呈中性至碱性反应,肥力较高。是我国主要的牧业基
地,也是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4 覆土材料
4.1 覆土材料的配方
1
DB14/ T 1622—2018
3
配方1:盐渍化土壤添加45 kg/m 醋糟。
配方2:栗钙土添加45 kg/m3 醋糟。
4.2 覆土材料的选择与处理
4.2.1 土壤的选择与处理
土壤的选取应符合GB 15618的规定,盐渍化土壤采自地表20 cm以下土壤,栗钙土采自农田土表面
20 cm以下土壤,尽量做到无泥块。将取回的土壤平铺于水泥地面上,进行风干、暴晒,同时筛选去除
土壤中的杂质,2 d后,将土壤放入机器粉碎,过3 mm筛备用。
4.2.2 辅料的选择与处理
选取无霉变、虫蛀、无异物、硬块或夹杂物的醋糟,使用前用pH值8以上的2%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