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_T2476-2016_水稻二化螟测报调查规范_吉林省.docx
ICS65.020.01
DB22
B05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22/T2476—2016
水稻二化螟测报调查规范
RulesofinvestigationandforecastfortheAsiaticrice
stripedborer[Chilosuppressalis(Walker)]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22/T2476—2016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吉林省农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雷明、杨丽莉、张万伍、张丹华、王献松、郝纪风、王立平、丁佳平、李英
明。
I
DB22/T2476—2016
水稻二化螟测报调查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稻二化螟越冬虫口密度和死亡率调查、冬后虫量及存活率调查、化蛹和羽化进度调
查、田间成虫诱测调查、幼虫危害调查、数据记录与归档、预测预报方法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水稻二化螟测报调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5792水稻二化螟测报调查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蛹羽化数量占蛹总数量的百分比。
白穗
水稻在抽穗后一段时间内,因受到二化螟幼虫钻蛀导致稻穗发育终止,产生稻穗颜色发白的现象。
虫伤株injuredstrainbyinsect
1
DB22/T2476—2016
被害率
damagerate
被害株数占调查总株数的百分比。
3.9
发生期
emergenceperiod
昆虫某虫态始见期至终见期的历期。
4
越冬虫口密度和死亡率调查
4.1
调查时间
水稻收获前进行调查。
4.2调查方法
选择有代表性的水田3块,采用对角线五点取样法,隔两穴取一穴,每点拔取20穴。剖查整株内二
化螟数量,将结果记入附录B中表B.1。该地块作为调查地块保留稻草,备用冬后调查。
5冬后虫量及存活率调查
5.1调查时间
于4月15日前后进行调查。
5.2调查方法
在收获前调查过的地块取5点,每点20穴,调查稻茬内的虫数;同时于上年备用的稻草垛,随机抽
取有代表性的稻草秆共500秆,剖查秆中的虫数,将结果记入附录B中表B.2。
6化蛹和羽化进度调查
每隔3天调查一次化蛹率和羽化率,在稻草垛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稻草秆,剖查500秆,当化蛹率达
到80%时停止调查,将调查数据按附录A式(1)、(2)计算化蛹率、羽化率,结果记入附录B中表B.3。
2
DB22/T2476—2016
每个测报点放置诱捕器3个,相距50米以上,设置高度需高出水稻20cm。逐日调查并记录诱蛾数量
及天气情况,每日上午调查。将调查结果记入附录B中表B.4。
7.2.2灯光诱测
选用多功能自动测报灯,设置于无遮挡的水田地块附近。每天上午取回诱集标本,在室内
鉴别种类,并统计虫数。将调查结果记入附录B中表B.5。
8幼虫危害调查
8.1调查时间
6月15日至7月30日进行调查。
8.2调查方法
选有代表性的地块3块以上,每块选取5点,每点20穴,每3天调查一次枯鞘、枯心、枯孕穗、白穗、
虫伤株数,将调查数据按附录A式(3)计算被害率,结果记入附录B中表B.6。
9数据记录与归档
年末将资料进行整理,正式填入附录B归档保存。
根据环境温度及蛹的历期,推算出成虫羽化始盛期、高峰期、盛末期。参照附录A式(4)计算成虫发
生期。
根据环境温度及成虫产卵前期和卵历期,推算出卵孵化始盛期、高峰期、盛末期。参照附录A式(5)
计算卵孵化期。
根据田间虫量、卵量系统调查结果,计算加权平均虫量、卵量,对照附录C中表C.4划分发生程度,
并做出预报。
3
DB22/T2476—2016
AA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水稻二化螟调查资料计算方法
A.1发育进度
A.1.1化蛹率
P=
×100....................................(A.1)
Z
N+Z
式中:
P——化蛹率,%;
Z——活蛹数、死蛹数、蛹壳数之和,单位为头;
N——活虫数,单位为头。
A.1.2
羽化率
被害率
×100....................................(A.3)
4
DB22/T2476—2016
A.3
发生期
A.3.1成虫发生期
TC=TO+TX+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