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5年江西省吉安市新干县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物理试卷.docx

发布:2025-04-22约1.11万字共2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5年江西省吉安市新干县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物理试卷

学校: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俯视)MN和PQ是两根固定在同一水平面上的足够长且电阻不计的平行金属导轨。两导轨间距为L=0.2m,有一个方向垂直水平面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Bl=5.0T。导轨上NQ之间接一电阻R1=0.40Ω,阻值为R2=0.10Ω的金属杆垂直导轨放置并与导轨始终保持良好接触。两导轨右端通过金属导线分别与电容器C的两极相连。电容器C紧靠准直装置b,b紧挨着带小孔a(只能容一个拉子通过)的固定绝缘弹性圆筒。圆筒壁光滑,筒内有垂直水平面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B2,O是圆筒的圆心,圆筒的内半径r=0.40m。

(1)用一个方向平行于MN水平向左且功率恒定为P=80W的外力F拉金属杆,使杆从静止开始向左运动。已知杆受到的摩擦阻力大小恒为Ff=6N,求:当金属杆最终匀速运动时杆的速度大小及电阻R1消耗的电功率?

(2)当金属杆处于(1)问中的匀速运动状态时,电容器C内紧靠极板的D处的一个带正电的粒子经C加速、b准直后从a孔垂直磁场B2并正对着圆心O进入筒中,该带电粒子与圆筒壁碰撞四次后恰好又从小孔a射出圆筒。已知该带电粒子每次与筒壁发生碰撞时电量和能量都不损失,不计粒子的初速度、重力和空气阻力,粒子的荷质比,则磁感应强度B2多大(结果允许含有三角函数式)?

2.如图所示,在水平直角坐标系xOy中的第一象限内存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坐标平面向内的有界圆形匀强磁场区域(图中未画出);在第二象限内存在沿x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一粒子固定在x轴上的A点,A点坐标为.粒子沿y轴正方向释放出速度大小为v的电子,电子恰好能通过y轴上的C点,C点坐标为(0,2L),电子经过磁场偏转后方向恰好垂直ON,ON是与x轴正方向成角的射线.(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不考虑粒子的重力和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求:

(1)第二象限内电场强度E的大小.

(2)电子离开电场时的速度方向与y轴正方向的夹角

(3)圆形磁场的最小半径Rmin.

3.屋檐上每隔相同的时间间隔滴下一滴水,当第5滴正欲滴下时,第1滴已刚好到达地面,而第3滴与第2滴分别位于高为1m的窗户的上、下沿,如图所示,(g取10m/s2)问:

(1)滴水的时间间隔是多少?

(2)此屋檐离地面多高?

4.(单选)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加速度为2m/s2,那么在任意1s内()

A.物体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2倍

B.物体的未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

C.物体的初速度一定比前1s内的末速度大2m/s

D.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前1s内的初速度大2m/s

5.(单选)如图所示为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V-t图像,则由图像可知

A.它们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方向相反

B.它们速度方向、加速度方向均相反

C.在t1时刻它们相遇

D.在0-t2时间内它们的位移大小相同,方向相反

6.理论研究表明,无限大的均匀带电平面在周围空间会形成与平面垂直的匀强电场。现有两块无限大的均匀绝缘带电平面,一块两面正电,一块两面负电。把它们正交放置如甲图所示,单位面积所带电荷量相等(设电荷在相互作用时不移动),图甲中直线A1B1和A2B2分别为带正电平面和带负电平面与纸面正交的交线,O为两交线的交点,则图乙中能正确反映等势面分布情况的是()

7.2012年6月18日,我国“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成功实现交会对接,如图1所示,圆形轨道Ⅰ为“天宫一号”的运行轨道,圆形轨道Ⅱ为“神舟九号”的运行轨道,在实现交会对接前,“神舟九号”要进行多次变轨,则 ()

图1

A.“天宫一号”在轨道Ⅰ上的运行速率大于“神舟九号”在轨道Ⅱ上的运行速率

B.“神舟九号”变轨前的动能比变轨后的动能要大

C.“神舟九号”变轨前后机械能守恒

D.“天宫一号”在轨道Ⅰ上的向心加速度大于“神舟九号”在轨道Ⅱ上的向心加速度

8.很多国家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形轨道1运行,然后在Q点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在P点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圆形轨道3运行,如图5所示.已知轨道1、2相切于Q点,轨道2、3相切于P点.若只考虑地球对卫星的引力作用,则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5

A.若卫星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的周期分别为T1、T2、T3,则有T1T2T3

B.卫星沿轨道2由Q点运动到P点时引力做负功,卫星与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C.根据公式v=ωr可知,卫星在轨道3上的运行速度大于在轨道1上的运行速度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