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单音与和声(教学设计)-2019-2020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设计+微课+教学设计(部编版).docx
7.1单音与和声(教学设计)-2019-2020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设计+微课+教学设计(部编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7.1单音与和声(教学设计)-2019-2020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设计+微课+教学设计(部编版)
设计意图
嗨,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探索《道德与法治》的奇妙世界,主题是“7.1单音与和声”。这节课,我们不仅会一起学习课本上的知识,还会通过生动的故事和互动,让道德与法治的种子在你们心中生根发芽。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美好的课堂,感受和谐社会的魅力吧!??????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理解法律与个人生活的关系。
2.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学会尊重他人,维护社会和谐。
3.增强学生的公民责任感,激发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积极性。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法律与个人行为的关系:通过案例,让学生明白遵守法律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如遵守交通规则、保护知识产权等。
-掌握和声的概念:在音乐和生活中的实例中,让学生理解和谐与冲突的辩证关系,认识到社会生活中不同声音的和谐共存。
2.教学难点
-法律意识的培养:由于学生年龄特点,理解抽象的法律概念有一定难度,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法律的重要性。
-和声与冲突的平衡: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和谐社会中个体与集体、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冲突与和谐的关系,通过小组合作,分析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到和声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设备
-课程平台:道德与法治教学软件、在线教育资源平台
-信息化资源:相关法律知识视频、和谐社会的图片和案例库
-教学手段:角色扮演道具、讨论卡片、案例分析材料
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
-详细内容:课堂开始,播放一段关于社会和谐与个体行为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如何做到既维护个人权益,又促进社会和谐?通过这个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用时:5分钟
2.新课讲授
-教学内容1:法律与个人行为的关系
-详细内容:讲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结合案例,如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作用。
-用时:10分钟
-教学内容2:和声的概念
-详细内容:通过音乐和生活中的实例,解释和声的概念,如不同乐器的和谐搭配、不同观点的和谐共存,引导学生理解和谐社会的内涵。
-用时:10分钟
-教学内容3:法律意识与道德素养的培养
-详细内容: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法律意识和道德素养,如尊重他人、遵守社会公德等,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明白这些行为对社会和谐的重要性。
-用时:10分钟
3.实践活动
-详细内容1:角色扮演
-详细内容:让学生分组,模拟法庭审判、社区调解等场景,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法律和道德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用时:15分钟
-详细内容2:案例分析
-详细内容:提供一系列与法律和道德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用时:10分钟
-详细内容3:小组讨论
-详细内容:让学生讨论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实践法律意识和道德素养,分享各自的看法和经验。
-用时:10分钟
4.学生小组讨论
-方面1:法律意识
-举例回答: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自觉遵守法律?比如,不抄袭作业、不偷窃等。
-方面2:道德素养
-举例回答:如何尊重他人?比如,礼貌待人、倾听他人的意见等。
-方面3:社会和谐
-举例回答:在遇到冲突时,如何寻求和谐解决?比如,通过沟通、调解等方式。
5.总结回顾
-详细内容: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法律意识、道德素养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所学知识。
-用时:5分钟
总用时:45分钟
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法律常识手册》:这是一本适合青少年阅读的法律常识普及读物,内容涵盖了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的作用以及法律与个人生活的关系等,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法律知识。
-《道德与法治案例集》:收录了多个与道德和法治相关的案例,通过分析这些案例,学生可以学会如何运用法律和道德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和谐社会的构建》:这本书探讨了和谐社会的内涵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方法,适合学生了解社会和谐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学生可以自主查阅有关法律和道德的书籍、杂志,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识和社会道德规范。
-通过网络资源,学生可以观看有关法律和道德的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