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课件合集共5套.ppt
C [例3] 某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其v-t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2 s内和第3 s内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反 B.第2 s末物体的速度方向发生变化 C.物体先沿正方向运动,在t=3 s后沿负方向运动 D.在3~4 s内物体做减速运动 解析:第2 s内和第3 s内物体的速度都是正值,速度方向相同,故A错误;第3 s末物体的速度方向发生变化,由正方向变为负方向,故B错误,C正确;在3~4 s内物体沿负方向运动,速度的大小增加而做加速运动,故D错误。 AB 解析:由v-t图像可以看出,小车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最大速度约为 0.8 m/s,故A、B正确;小车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2022-08-30 约1.99万字 159页 立即下载
-
2024_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习题课: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学案教科版必修1.doc
PAGE
PAGE7
习题课: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学问点一物体与质点位移与路程
1.物体与质点:
(1)实际物体有肯定体积、肯定质量,占用肯定空间。
(2)质点是力学探讨中建立的一种高度抽象的志向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3)质点具有物体的全部质量,占有位置,无体积。
2.位移与路程:
(1)位移:
①标矢性:物理学中把物体在一段时间内位置的变更称为位移,用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
②大小和方向: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位移的大小,有向线段的指向表示位移的方向。
(2)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典例】学校运动会400m竞赛中,终点在同始终线上,但起点不在同始终线上(如图
2025-04-02 约4.78千字 7页 立即下载
-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1章运动的描述PPT课件合集共5套.ppt
解析 由题图可以看到,质点a从坐标轴上5 m处向坐标原点方向运动,经2 s达到坐标原点,速率va=2.5 m/s。在t=1 s时,质点b从坐标原点出发,沿坐标轴的正方向运动,1 s内的位移为5 m,速率vb=5 m/s;质点a运动了2 s,质点b只运动了1 s,它们的位移大小相等,均为5 m,而方向相反,故C正确。 1.(2021四川蕨溪中学高一期中)下列关于平均速度、平均速率、瞬时速度、瞬时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速度 B.平均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瞬时速度的平均值 C.运动方向不变时,平均速率就是平均速度 D.平均速度是指物体通过
2022-08-22 约字 198页 立即下载
-
2024_2025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1章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章末练习含解析教科版必修第一册.doc
PAGE
PAGE9
章末综合测评(一)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1.(4分)火车上的乘客往往会发觉这样的现象:对面的火车缓缓启动了,过了一会儿发觉,原来是自己乘坐的火车离开了站台,对面的火车并没有动.乘客认为“对面火车启动”和“自己乘坐的火车离开站台”所选取的参考系分别为()
A.站台、对面火车
B.对面火车、自己乘坐的火车
C.站台、站台
D.自己乘坐的火车、站台
D[此类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关键是参考系的选取不同造成的,乘客出站时,看到对方火车运动,事实上是以自身为参考系造成的,当等到站台出现,发觉自己乘坐的火车开动了,这是由于乘客以站台为参考系造
2025-03-17 约7.28千字 9页 立即下载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一)教学内容分析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是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的开篇章节,内容涵盖了质点、参考系、时间、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基本概念和物理量,是学生学习力学乃至整个物理学的基础。这些概念不仅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基本工具,也是后续学习动力学、能量学等内容的基石。
质点与参考系:质点是物理学中的一个理想化模型,它忽略了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只考虑其质量,从而简化了问题的处理。参考系则是描述物体运动时所选择的参照物或参照系,不同的参考系下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不同。这两个概念是描述物体运动的基础,也是物理学中建立模型、简化问
2025-02-05 约1.8万字 35页 立即下载
-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PPT课件合集共5套.ppt
2022-08-26 约字 175页 立即下载
-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课件(共37张PPT)解析.ppt
3、某人先向东走2m,接着向西走6m,最后向南走3m,则他在这段运动中位移的大小和路程分别是: A、5m 5m B、11m 11m C、5m 11m D、11m 5m 基本要求: v-t图象和s-t图象:都是描述直线运动。 S-t图象:判断运动性质 判断(位置)位移 判断运动方向,计算速度大小 V-t图象:判断运动性质 判断运动方向 判断速度大小 计算位移(正、负面积) 两种图象的比较 如图所示,Ⅰ和Ⅱ分别是甲乙两物体的v-t图象,则甲物体速度v1= m/s,乙物体速度v2= m/s,t=15s时,甲乙两物体相距 m,在位移300m
2017-01-20 约4.76千字 37页 立即下载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3.1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__速度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x
PAGE
PAGE19
第1课时位置变更快慢的描述——速度
核心素养
物理观念
(1)理解速度的含义,知道速度的定义式,单位和方向.理解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分与联系,能进行相应计算.
(2)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及速率的含义.能在实际问题中正确应用速度的概念.
(3)理解v-t图像的含义,能运用试验数据描绘v-t图像,并能依据图像分析物体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更.
科学思维
(1)结合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建构,体会平均速度概念建立过程中的等效思想方法,体会极限方法在探讨物理问题中的应用和意义.
(2)用v-t图像描述物体的速度变更规律.
科学探究
会运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科学看
2025-03-25 约1.02万字 20页 立即下载
-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试卷及答案_高中物理必修1_教科版_2024-2025学年.docx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试卷(答案在后面)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以下哪个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变化的快慢的?
A、速度
B、加速度
C、位移
D、时间
2、在直线运动中,如果一个物体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越来越远,那么这个物体的:
A、速度一定越来越快
B、加速度一定越来越大
C、速度和加速度都可能变化
D、速度和加速度都不变
3、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在t=0时刻的速度为v0=5m/s,加速度a=2m/s2。如果从t=0开始计时,那么在t=3s时物体的速度是多少?
A.9m/s
B.11m/s
C.13m/s
D.15m/s
4、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
2024-11-14 约6.35千字 19页 立即下载
-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试卷及答案_高中物理必修1_教科版_2024-2025学年.docx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试卷(答案在后面)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1、下列关于质点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的运动速度越大,其位移也一定越大
B、质点的运动加速度越大,其速度变化量也一定越大
C、质点的运动轨迹是直线,则其速度方向一定不变
D、质点的运动速度方向改变,则其加速度方向一定改变
2、2、一辆汽车以恒定速度从甲地驶向乙地,若汽车的行驶速度从原来的2m/s提高到4m/s,则()
A、汽车行驶到乙地所需的时间将减半
B、汽车行驶到乙地所需的时间将增加一倍
C、汽车行驶到乙地所需的时间将不变
D、汽车行驶到乙地所需的时间将减少一半
3、在描述物体
2024-11-27 约6.85千字 15页 立即下载
-
2024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一节质点参考系时间作业含解析粤教版必修第一册.doc
PAGE
PAGE4
第一节质点参考系时间
A级合格达标
1.以下各种关于时间和时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列车员说“火车8点42分到站”指的是时间
B.“前3秒”“最终3秒”“第3秒”指的都是时间
C.“第1秒末”“最终1秒”指的都是时刻
D.轮船船务员说本班轮船离港时间为17点25分指的是时间
解析:“火车8点42分到站”指的是一个时间点,是时刻,A错误;“前3秒”“最终3秒”“第3秒”指的时间的长度,都是时间,B正确;“第1秒末”指的是时刻,“最终1秒”指的是时间,C错误;17点25分指的是一个时间点,是时刻,D错误.
答案:B
2.下列说法表示同一时刻的是()
A.第2s末和第3s初
2025-04-02 约2.44千字 4页 立即下载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一节质点参考系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
PAGE
7-
质点参考系
1.了解机械运动的概念,了解力学探讨的问题——物体做机械运动的规律。
2.了解质点的概念,知道物体可看成质点的条件。
3.了解参考系的概念,知道运动具有相对性。
4.体会志向化模型在探究自然规律中的作用。
一、机械运动与力学
1.机械运动:物体的eq\o(□,\s\up1(01))空间位置随时间的改变,是自然界中最简洁、最基本的运动形态,叫作机械运动。
2.力学:在物理学中,探讨物体做eq\o(□,\s\up1(02))机械运动规律的分支叫作力学。
二、物体和质点
1.质点的定义:在某些状况下,可以忽视物体的eq\o(□,\s\up1(01))大小和eq\o(□,\
2025-03-18 约4.99千字 7页 立即下载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一节质点参考系时间学案粤教版必修第一册.doc
PAGE
PAGE9
第一节质点参考系时间
核心素养目标
新课程标准
1.经验质点模型的建构过程,初步体会建构物理模型的思维方式,相识物理模型在探究自然规律中的作用。
2.相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培育学生酷爱自然、关切科技发展、勇于探究的精神
1.了解质点的含义。知道将物体抽象为质点的条件,能推断实际情境中的物体能否抽象成质点。
2.了解参考系的概念。结合实例,了解不同参考系中对同一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体会运动的相对性和肯定性。
3.知道时刻与时间的含义及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会在详细问题中辨析、识别
学问点一质点
[情境导学]
2021年1月3日,在天津实行的2024~2024赛季全国短道
2025-04-06 约6.41千字 9页 立即下载
-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课件合集共6套.ppt
[例1] (多选)在“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实验中,如图甲所示,某同学用两个力传感器进行实验,通过计算机得到图乙。下列由图乙得到的实验结论中正确的是( ) A.两传感器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 B.两传感器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方向相反 C.两传感器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变化 D.两传感器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ABC 解析:根据图像可知,两传感器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A、B正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故C正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故D错误。 学习笔记 正确理解牛顿第三定律中“总是”的含义 “总是”是强
2022-08-30 约字 159页 立即下载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质点参考系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x
PAGE
PAGE13
质点参考系
核心素养
物理观念
(1)了解质点的含义.知道将物体抽象为质点的条件.
(2)了解参考系的概念及其对描述物体运动的意义.知道物体的运动具有相对性.结合实例,体会运动的相对性和肯定性.
科学思维
初步体会建构物理模型的思维方式,能将特定实际情境中的物体抽象成质点.
科学看法与责任
(1)经验质点模型的建构过程,相识物理模型在探究自然规律中的作用.
(2)初步具备建构模型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科学看法.
必备学问·自主学习——突出基础性素养夯基
一、物体和质点
1.定义:在某些状况下,可以忽视物体的________和________,把它简化为一个具有质量的
2025-03-27 约6.64千字 13页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