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教案(精推3篇) .pdf

发布:2025-04-22约8.07千字共1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教案(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教案第【1】篇〗

这是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诵读欣赏中”的一篇课文,它

是先秦古籍《例子》中记载的一则寓言,作为民族的经典文化,可以

借这篇课文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同时关于课文的寓意,历来有不同看

法,教师在提供,有关背影后,让学生在充分的文本感知“与”必要

的生活参与“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解读,以实现“阅读教学智育结果

的个性化”。

教学目标

1、掌握常见文言实词“游”“去”“汤”及虚词“以”“也”“乎”

等。

2、文言文教学要做到以文释词,词不离句,沟通古今,提高效

率。

3、通过交流,辨论等方式,训练学生的作文思维能力。

4、引导学生个性化地解读课文蕴含的哲理,培养学生的口头表

达能力。

[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积累写作素材。

我们大家都知道孔子是大学问家,学富五车,上通天文,下知地

理,可你们却并不知道这样的大圣人也有不懂的道理,而且竟然是两

个孩子正在辨论的问题,你们相信吗?那么究意是什么问题难倒了

“亲爱的老师——孔子”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两小儿辩日》。

二、感知整体之貌

4、疏通文意

学生通过看注释,查工具书,相互讨化弄清字词句的意思。

教师点拨,教师明确(略)。

三、探究深层之妙

1、两小儿辩论的话题是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关于太阳离我们地球远近的问题。

2、辩论双方的观点和理由各是什么?

学生思考,明确:

1、了解文体

让学生举例说明什么是寓言。

学生举例可能有:自相矛盾,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狐假虎威、

郑人买履、画蛇添足等。并结合自己理解说出心目中的寓言。

教师补充介绍:

寓言,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带有功喻或讽刺的故事,寓言的

基本特征是它的比喻性,大多是借某种自然物或人的活动,来表现作

者对一定社会现象的理解与评价,或赞扬,或批评,或嘲讽。题旨鲜

明,意味深长,其形式短小精悍,人物性格突出。

2、了解《列子》

学生结合课文注释说出。

教师补充《列子》,古代哲理寓言集。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

和神话传说,如桤人忧天,朝三暮四、愚公移山、两小儿辩日、纪昌

学射、方相马,歧路之举,扬布打狗,等等。宋时成为道教的经典之

一。

3、字词积累

(1)字词注音辩斗(dou)孰(shu)为(wei)知(zhi)

(2)通假字

a“为”同“谓”,说b“知”同“智”,智慧

(3)古今异义

去古义:距离汤古义:热

今义:往今义: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4)特殊句式

a、省略句:而日中时(去)远也。

b、判断句:而日中时近也。

甲小孩观点: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中午离人远。

理由:早晨太阳看起来大如车盖,而中午看起来小如盘盂。

乙小孩观点:太阳刚出来的进候离人远,中午离人近。

理由:早晨人的感觉凉飕飕的,而中午热得像手伸进热水里。

3、孔子又怎么判定谁是谁非的?故事的结局如何?

学生思考,明确:孔子无法判定谁的说法正确,因而遭到两个小

孩的嘲笑。

4、如果我们今天联系所学知识看,究竟谁的说法正确?是早晨,

还是中午太阳离人比较近一些?

学生思考,讨论明确:其实,早晨和中午的太阳与地球的距离是

一样远的,日出时,背影是远小、树木等,因而显得大;中午时,背

影是广阔的天空,因而显得小;日出时,光线斜射地面,因而温度低;

中午时,光线直射地面,因而温度高。两小儿一个根据视觉来判断,

另一个根据触觉来判断,说法貌似难以驳倒,但都被表面现象所疑惑,

因而都是片面的。

①各抒已见——话哲理

请学生结合这则寓言内容及相关背景材料谈谈自己对寓意的理

解。

1、学生甲:我认为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作为道家的列子对儒家代

表人物的孔子的嘲笑。

理由是在百家争鸣的春秋时期,儒道的门派之争,互相辩驳,互

相瞧不起,作为道家的列子就借用两小儿之口嘲笑儒家的孔子的无

知,以此取笑对方。

2、学生乙:我认为肯定学无止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才是这则寓

言的寓意。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