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化工废水处理的工艺流程确定分析综述1500字】.docx
化工废水处理的工艺流程确定分析综述
1.1水质水量介绍
1.1.1水质水量特点分析
本设计的化工废水平均日水量为3万t/d,在处理过程中经常出现进水水质水量波动的情况。BOD5/CODcr=0.24,污水可生化性较差。
1.1.2出水水质及处理效率核算
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设计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水质及处理效率如下表2—1。
表2—1进出水水质及处理效率
指标
进水
出水
处理效率
COD
4200mg/L
100mg/L
97.6%
BOD5
1000mg/L
20mg/L
98.0%
SS
100mg/L
70mg/L
30%
氨氮
160—200mg/L
15mg/L
91.5%
PH
6—7
6—9
—
1.2主体工艺比较
1.1.1生化处理工艺比较
化工废水处理的生物化学处理法包括升流厌氧污泥床法(UASB法)、A/A/O法、CASS工艺。
1、UASB法
升流厌氧污泥床法中在处理污水的反应器上部设有气、固、液三相分离器,底部设有均匀布水系统而且反应器内污泥能形成颗粒污泥。REF_Ref4632\r\h[5]
2、A2O工艺
A2O法称为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其处理特点是可以同时进行脱氮和除磷处理。原污水和从沉淀池回流过来的污泥首先进入厌氧池,在此污泥中的聚磷菌利用原污水中溶解的有机物进行厌氧释磷,然后它与好氧末端回流混合液一同进入缺氧池。在此污泥中的反硝化细菌通过剩余的有机物以及回流的硝酸盐进行反硝化脱氮,脱氮反应进行完后,进入到好氧池,在此污泥中的硝化菌开始硝化反应,把废水中的氨氮氧化成硝酸盐,而聚磷菌同时在此进行好氧吸磷,剩余的有机物也被在此氧化,最后经沉淀池通过泥水分离,出水排放,沉淀的污泥部分回到厌氧池,部分则以富磷剩余污泥形式排出。REF_Ref4766\r\h[6]
3、CASS工艺
CASS(CyclicActivatedSludgeSystem)工艺是在SBR工艺的基础上开发改进的一种循环活性污泥技术。经预处理的污水和回流活性污泥进入反应池前部的预反应区进行混合,在该区水中的有机物被活性污泥快速吸附和水解,同时回流污泥中的硝态氮经反硝化后去除,而聚磷得到有效地释放从而能较好地除磷脱氮。REF_Ref4861\r\h[7]
三种工艺比较如表2—2。
表2—2三种工艺比较
UASB法
A/A/O法
周期循环活性污泥法(CASS工艺)
COD、BOD去除率
80%,50%
85%,90%
90%,95%
氨氮去除率
10%以下
89%
80%
适宜规模
中等
中等
大中及小型
技术成熟性;耐冲击负荷能力
技术成熟,耐冲击负荷稍差
技术成熟能承受较大冲击负荷
能承受较大冲击负荷,技术成熟
构筑物数量与设备
一般
一般
一般
自动化程度要求
设备简单,运行方便,便于管理
高操作、管理及维护操作管理便利
自动化程度较高,操作管理较复杂
占地面积
占地面积小
与普通活性污泥法接近
占地面积小
投资费用
较低
较高
低
运行成本
成本较低
成本较高
成本低
从以上三种工艺的各种方面综合比较,并且根据本设计中化工废水可生化性差、污染物浓度较高和处理水量中等的特点,选用具有污染物去除率较高、负荷能力高、操作简单的A/A/O工艺作为本设计化工废水处理工艺的主体工艺。
1.3工艺确定与论证
1.3.1工艺流程确定
根据化工废水水质、水量的特点、去除的对象及废水处理要求等原始资料确定本设计处理化工废水的主体工艺为A/A/O脱氮除磷工艺,同时在化工废水的预处理中需要对其进行提高可生化性、去除SS等处理。本设计主要遵循的标准为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一级标准(CODcr≤100mg/L,BOD5≤20mg/L,SS≤70mg/L,NH3—N≤15mg/L,PH6—9)。
本设计中所设计的工艺流程为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化工废水先经过中格栅去除较大悬浮物等后进入集水井存留后由潜污泵直接将污水提升至调节池进行水质水量调节(由于本设计中选用的污水提升泵为湿式潜污泵,直接安装在集水池中,所以不需要单独设计提升泵房),调节后的污水进入平流式沉砂池去除砂粒类物体,然后污水进入水解酸化池经过水解酸化达到可生化性的提高,这里已完成污水的一级处理;接着污水进入A/A/O生物反应池实现生物脱氮除磷和氨氮的去除目的完成二级处理,污水进入竖流式二沉池达到泥水分离,排除剩余污泥目的后进入消毒池进行最后的消毒灭菌流程,最后排入市政管网。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剩余污泥一部分回流进入厌氧池后剩下的污泥进行浓缩和脱水处理后形成泥饼进行外运。
本设计工艺流程图如图2—1所示。
图2—1工艺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