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护理查房流程.pptx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查房流程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02
查房前准备
01
护理查房概述
03
查房核心流程
04
护理干预措施
05
特殊情况处理
06
查房后工作
01
护理查房概述
急性心肌梗死定义
指因冠状动脉出现急性阻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严重可危及生命。
病理机制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冠状动脉痉挛等导致管腔闭塞,心肌细胞缺血、缺氧、坏死。
急性心肌梗死定义与病理机制
目的
评估患者病情,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
重要性
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医疗资源合理利用。
护理查房目的与重要性
主管医生、责任护士、进修护士、实习护士等。
查房团队组成
主管医生负责患者整体诊疗计划的制定与调整;责任护士负责日常护理计划的实施与效果评价;进修护士和实习护士在责任护士指导下参与护理实践,提高专业技能。
角色分工
查房团队组成与角色分工
02
查房前准备
患者基本信息核对
姓名与病历号
确保患者身份与病历信息一致。
病情及诊断
过敏史与用药史
确认患者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了解病情严重程度。
了解患者药物过敏史及当前用药情况。
1
2
3
既往病史
心电图、心肌酶谱、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结果汇总。
检查结果
治疗方案
当前治疗方案,包括药物、介入或手术治疗情况。
了解患者既往心脏病史、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病史资料与检查结果回顾
查房设备与药品准备
查房设备
心电图机、血压计、听诊器、急救设备等。
03
02
01
急救药品
硝酸甘油、阿司匹林、肝素等常用药品及抢救药品。
消毒用品
棉签、碘伏、纱布等消毒用品,确保操作过程无菌。
确保查房环境安静,避免患者紧张。
查房环境评估
安静舒适
光线充足,有利于观察患者病情。
光线适宜
确保患者隐私,避免他人干扰。
隐私保护
03
查房核心流程
记录患者的心率和心律,特别注意发现异常心律。
心率与心律监测
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和节律,及时发现呼吸困难或呼吸衰竭。
呼吸监测
01
02
03
04
定期测量患者血压,确保血压在正常范围内波动。
血压监测
定期测量体温,及时发现感染或体温调节失常。
体温监测
生命体征监测与记录
症状评估与疼痛管理
胸痛评估
详细询问患者胸痛性质、部位、持续时间,评估有无再梗风险。
心功能评估
观察患者有无呼吸困难、水肿等心衰症状,评估心功能。
疼痛管理
了解患者疼痛程度,遵医嘱给予止痛药,观察药物效果及副作用。
心理状态评估
关注患者情绪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抗凝药物核查
检查患者是否按时服用抗凝药物,避免血栓形成或出血。
溶栓药物核查
对于已进行溶栓治疗的患者,要检查溶栓药物的使用情况,确保用药合理。
心血管药物核查
核对患者心血管药物的使用情况,包括剂量、频次等,确保无误。
药物副作用监测
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及时发现并处理药物副作用。
用药情况核查
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呼吸困难、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等症状,警惕急性心力衰竭。
持续监测患者心电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种心律失常。
注意患者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变化,警惕休克的发生。
观察患者有无肢体疼痛、肿胀等症状,警惕血栓栓塞的发生。
并发症早期识别
急性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
休克
栓塞
04
护理干预措施
急性期监护要点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包括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报告医生。
疼痛管理
评估患者疼痛程度,遵医嘱给予止痛药,并观察药物效果和副作用。
心电图监测
持续监测心电图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心律失常等异常情况。
建立静脉通道
保持静脉通路畅通,以便随时进行紧急治疗。
01
02
03
04
氧疗护理
呼吸道保持通畅
呼吸机辅助呼吸
监测血气分析
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建议,给予适当流量的氧气吸入,缓解缺氧症状。
定期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协助患者排痰,预防呼吸道感染。
定期进行血气分析,了解患者通气和氧合情况,调整氧疗方案。
对于呼吸衰竭或严重低氧血症患者,及时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氧疗与呼吸道管理
活动指导与卧床护理
急性期卧床休息
急性期患者应卧床休息,减少心肌耗氧量,促进心肌恢复。
02
04
03
01
卧床护理
定期翻身、拍背,预防褥疮和肺部感染;保持肢体功能位,预防关节僵硬。
康复期活动指导
根据患者康复情况,逐步增加活动量,提高心肺功能。
排便指导
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过度用力导致心脏负担加重。
心理评估
情绪疏导
心理支持
家属参与
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发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通过倾听、解释、安慰等方式,帮助患者缓解情绪压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提供心理支持,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促进康复进程。
与患者家属沟通,了解其心理需求,共同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
心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