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护理查房.docx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查房
一、病例汇报
(一)基本资料
患者张大爷,男性,65岁,退休工人。因“持续性胸痛4小时”急诊入院。张大爷既往身体健康状况一般,此次发病对他和家人来说十分突然,大家都很担忧。
(二)现病史
4小时前,张大爷在晨练时突然出现胸骨后压榨性疼痛,疼痛程度剧烈,伴有大汗淋漓、恶心、呕吐。他立即停止锻炼,原地休息,但疼痛并未缓解。家人发现后紧急拨打120,急救人员在途中给予吸氧、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等处理,然而症状仍无明显改善。入院时,张大爷表情痛苦,持续呻吟,胸痛依旧未减轻。
(三)既往史
张大爷有高血压病史10年,平时规律服用降压药物,但血压控制情况不太理想。偶尔会忘记服药,饮食上也比较喜欢吃咸的食物。否认糖尿病、高血脂等病史,无药物过敏史。
(四)体格检查
体温36.8℃,脉搏102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160/90mmHg。神志清楚,急性痛苦面容。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102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
(五)辅助检查
心电图:ST段弓背向上抬高,T波倒置,病理性Q波形成,提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钙蛋白I(cTnI)明显升高,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也高于正常范围。这两项指标的变化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依据,数值的升高意味着心肌细胞受到了严重损伤。
二、疾病相关知识
(一)什么是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简单来说,就是给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突然被堵住了,导致心肌没有血液供应,从而发生坏死。冠状动脉为什么会被堵住呢?主要是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堵塞了血管。就好比自来水管里有了水垢堆积,突然有一大块水垢掉下来,把水管堵住了,水流就过不去了。
(二)为什么会得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最主要的原因。随着年龄增长,加上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长期吸烟、高盐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等,冠状动脉内壁会逐渐形成粥样硬化斑块。
像张大爷这样有高血压的患者,血压长期控制不好,会对血管壁造成损伤,更容易形成斑块和血栓,增加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风险。
过度劳累、情绪激动、寒冷刺激等因素,也可能诱发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引发急性心肌梗死。比如有的人在剧烈运动后,或者突然受到惊吓时,就可能发病。
三、临床表现
(一)疼痛
这是急性心肌梗死最突出的症状,就像张大爷那样,表现为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闷痛,疼痛程度很重,持续时间长,一般超过30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这种疼痛有时候还会放射到左肩、左臂内侧,甚至到无名指和小指,也有的患者会放射到颈部、咽部或下颌部。
(二)全身症状
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一般在发病后24-48小时出现,体温多在38℃左右,很少超过39℃,持续约1周。还可能伴有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血沉加快等,这些都是身体对心肌坏死的一种反应。
(三)胃肠道症状
不少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上腹胀痛等胃肠道症状,这是因为心肌梗死时刺激了迷走神经,加上心排血量降低,组织灌注不足,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张大爷在发病时就有恶心、呕吐的表现。
(四)心律失常
大部分患者在发病1-2天内会出现心律失常,尤其是24小时内最为多见。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如室性期前收缩,严重的会出现心室颤动,这可是非常危险的,可能会危及生命。所以在护理过程中,对患者的心电图监测至关重要,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处理。
(五)低血压和休克
如果心肌梗死面积较大,心肌收缩力明显减弱,心排血量急剧下降,就会出现低血压和休克。患者表现为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细速、尿量减少等,这时候需要立刻进行抢救,补充血容量,提升血压。
(六)心力衰竭
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发绀、烦躁等症状,严重时会咳出粉红色泡沫痰。这是因为心肌梗死后,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受损,不能有效地将血液泵出,导致肺部淤血。
四、治疗原则
(一)一般治疗
休息: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减少心肌耗氧量,就像一台机器过度运转出故障了,得先停下来检修一样。
吸氧:通过吸氧提高血氧饱和度,改善心肌缺氧状态,为心肌细胞提供足够的氧气。
监测:持续心电、血压、呼吸监测,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二)解除疼痛
吗啡:可以皮下注射吗啡,它能有效地缓解疼痛,同时还能减轻患者的焦虑和紧张情绪。但使用吗啡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和血压,防止出现呼吸抑制和低血压。
硝酸酯类药物:如静脉滴注硝酸甘油,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缓解疼痛。不过要注意控制滴速,避免血压过度下降。
(三)再灌注治疗
溶栓治疗:在发病12小时内,无溶栓禁忌证的患者可以进行溶栓治疗。通过药物溶解血栓,使冠状动脉再通,挽救濒死的心肌。常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