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ppt
第三讲政策专题顺次为课本内容第11、8、16、17章1
主要内容〔IS—LM框架中的〕货币政策〔IS—LM框架中的〕财政政策〔AS—AD框架中的〕货币政策供给〔冲击〕管理宏观经济政策管理中存在的挑战2
货币政策:我国近年来的实践3
货币政策:我国近年来的实践4
宏观经济管理目标四大目标〔熨平经济波动、实现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5
货币政策:目标与工具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物价稳定〔通货膨胀〕充分就业〔失业率〕经济增长《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保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中间目标与政策工具采取什么政策工具和中间目标来实现最终目标中间目标:货币、利率与信贷控制货币存量的工具:公开市场业务、贴现率和法定准备金比率6
货币政策:机制货币政策的传递机制:货币政策的改变如何影响总需求?以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是货币供给量、政策工具是公开市场业务为例。假定央行在公开市场买进债券,增加货币供给。在ISLM框架中考察货币市场的变化收入利率LMISLMA货币政策传递机制的第一步7
货币政策:机制货币政策传递机制的第二步货币市场的变化将会对产品市场产生什么影响?回忆市场失衡的四种情况收入利率LMISLMAA点是货币市场均衡,产品市场失衡的点〔需求大于供给〕假定货币市场迅速调整;产品市场缓慢调整。经济体会沿着箭头方向一直调整到B点B增加货币供给的最终结果:〔均衡〕利率下降〔均衡〕产出水平增加8
货币政策:机制小结货币政策传递的机制货币供给增加?利率下降?投资增加?产出水平增加9
货币政策:举例货币政策传递的机制“失灵”流动性陷阱:货币供给增加,但利率不变如何分析这种情况?比方增加货币供给。收入利率LMIS货币政策传递的机制“失灵”古典情况:货币需求与利率无关。如何分析这种情况?比方增加货币供给。收入利率LMISLM货币政策的效果最大10
货币政策:举例假定一个经济体由以下等式所刻画如果货币供给增加到600,收入水平增加多少?消费增加多少?储蓄增加多少?11
财政政策:目标与工具财政政策的最终目标物价稳定〔通货膨胀〕充分就业〔失业率〕经济增长政策工具:采取什么政策工具和中间目标来实现最终目标政府支出投资补贴转移支付削减所得税12
财政政策:机制财政政策的传递机制:财政政策的改变如何影响总需求?以政府增加支出为例。如何从A点调整到B点?如果假定货币市场迅速调整;而产品市场缓慢调整。收入利率LMISAISB财政政策的效果〔比较A点与B点〕〔均衡〕收入水平增加〔均衡〕利率上升如果利率不变,产出将增加多少?挤出效应:当扩张性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从而减少了私人支出〔投资〕挤出效应财政政策的传递机制:政府支出增加?产出水平增加?利率增加?挤出效应13
财政政策:举例流动性陷阱如何分析这种情况?仍以政府支出增加为例。收入利率LMIS古典情况:货币需求与利率无关。如何分析这种情况?比方增加政府支出。收入利率LMIS挤出效应最大,财政政策无效。IS不存在挤出效应,财政政策的效果最大。IS小结:LM曲线越陡峭,挤出效应越大。14
财政政策:举例假定一个经济体由以下等式所刻画如果政府支出增加到200,挤出效应是多少收入水平增加多少?消费增加多少?储蓄增加多少?15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货币政策分类扩张型货币政策和紧缩型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效果财政政策分类扩张型财政政策和紧缩型的财政政策政策类型均衡收入均衡利率扩张型货币政策上升下降紧缩型货币政策下降上升扩张型财政政策上升上升紧缩型财政政策下降下降16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组合的类型:有四种类型以扩张型财政政策和扩张型货币政策为例政策配合效果:均衡收入上升;均衡利率未必上升,甚至可以消除挤出效应收入利率LMISAISBLM一个新概念:在财政扩张过程中,如果货币供给增加,防止了利率提高,那么称为货币调节〔赤字货币化〕课下练习:画图分析其他类型政策配合的效果17
货币、财政政策配合:举例假定一个经济体由以下等式所刻画当政府支出增加到200时,如果要完全消除挤出效应,货币供给要增加多少?18
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原因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是利率还是货币,二者无法兼得利率是一个内生的结果〔由货币市场的供求共同决定的〕。央行无法直接控制利率,但可以通过控制货币供给间接控制利率央行无法同时控制利率和货币供给。比方当央行的货币目标不是M0时,显然就得不到目标利率i*。D19
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中间目标是选择利率还是货币,取决于需求波动的类型假定经济体初始位置在潜在产出水平上。如果经济偏离Y*〔比方衰退〕是由IS曲线造成的,选择货币目标收入利率LMISLM(i)IS1收入利率LMLM(i)如果经济偏离Y*〔比方衰退〕是由LM曲线造成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