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美 版二年级美术上册《16. 小小手》教学设计.docx
湘美版二年级美术上册《16.小小手》教学设计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湘美版二年级美术上册《16.小小手》教学设计,本章节主要围绕手部绘画展开,内容包括:认识手的基本结构,学习手部绘画的基本技巧,通过观察、模仿、创作等方式,引导学生运用线条、色彩等表现手法,绘制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手部画作。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文化理解能力。通过观察和创作手部画作,学生将提升对线条、色彩和形状的审美感知,锻炼艺术表现技巧,并在创作过程中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手的象征意义。同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个性表达和文化自信。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学生对手部结构的理解和表现,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描绘出手的基本形态。
2.学生对手部线条和色彩的运用,引导学生掌握简单的绘画技巧,表达自己的情感。
难点:
1.学生对手部细节的观察和表现,特别是手指和掌心部分的细节处理。
2.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如何将自己的情感和创意融入作品中。
解决办法:
1.通过实物展示和示范,帮助学生观察和记忆手部结构。
2.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线条练习,逐步过渡到色彩搭配,增强他们的绘画技巧。
3.设定小步骤的绘画任务,让学生在完成过程中逐步突破细节描绘的难点。
4.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帮助他们将情感和创意融入作品中。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拥有湘美版二年级美术上册《16.小小手》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手部结构图片、色彩丰富的手部绘画作品作为参考。
3.实验器材:准备画纸、水彩笔、铅笔等绘画工具。
4.教室布置:设置绘画区域,摆放好画桌和椅子,营造轻松的创作氛围。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环节:
1.播放一段关于手部舞蹈或手工艺品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手部的形态和功能。
2.提问:你们的手可以做什么?有哪些不同的手势?
3.学生分享,教师总结手的基本功能和手势的多样性。
用时:5分钟
讲授新课:
1.教师展示手部结构图,引导学生观察手的基本构造。
2.讲解手部绘画的步骤:观察、构图、线条、上色。
3.分享一些手部绘画的范画,让学生了解不同的绘画风格和技巧。
用时:10分钟
巩固练习:
1.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模板,尝试绘制自己的手部轮廓。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绘画错误,强调手部细节的描绘。
用时:10分钟
课堂提问:
1.提问:你们在绘画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
2.学生回答,教师解答疑问,帮助学生克服绘画难题。
用时:5分钟
师生互动环节:
1.教师展示一组不同风格的手部绘画作品,引导学生讨论作品的特点。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作品的感受和评价。
3.每组选派代表发言,教师点评,引导学生发现作品的创新点和美感。
用时:10分钟
创新教学:
1.教师提供一些手部绘画的创意元素,如装饰、图案等,让学生自由发挥。
2.学生根据创意元素,设计并绘制具有个性特色的手部画作。
用时:10分钟
拓展练习:
1.教师展示一些手部绘画的创意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2.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绘画材料,如彩泥、剪纸等,创作手部主题的艺术作品。
用时:10分钟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手部绘画的基本技巧和创意表达。
2.学生分享自己的绘画心得,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用时:5分钟
教学过程流程环节:
1.导入环节(5分钟)
2.讲授新课(10分钟)
3.巩固练习(10分钟)
4.课堂提问(5分钟)
5.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6.创新教学(10分钟)
7.拓展练习(10分钟)
8.总结环节(5分钟)
总用时:45分钟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手部结构图:提供更详细的手部骨骼、肌肉和关节图,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手部解剖结构。
-著名手部绘画作品:介绍一些历史上著名的手部绘画作品,如达芬奇的解剖学研究插图,让学生感受不同时代和风格的手部表现。
-手工艺作品:展示传统手工艺如剪纸、泥塑、刺绣等,展示手部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
-手部运动视频:提供一些手部运动的视频,如手指操、手部瑜伽等,让学生在绘画之余,也能锻炼手部灵活性。
2.拓展建议:
-观察手部活动: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手部在不同活动中的变化,如写字、弹琴、烹饪等,记录下来,用于绘画创作时的灵感来源。
-创作手部故事:引导学生结合手部绘画,创作一个关于手的故事,可以是童话、寓言或现实生活中的小故事,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手部主题摄影:利用手机或相机拍摄生活中各种手部照片,如握笔、写字、劳作等,通过摄影的方式记录手部的美丽和力量。
-手部绘画比赛:组织一次手部绘画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