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生活离不开规则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同步精品课堂系列(统编版).docx
第9课生活离不开规则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同步精品课堂系列(统编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第9课生活离不开规则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同步精品课堂系列(统编版)
教材分析
第9课《生活离不开规则》第二课时,选自2023-2024学年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同步精品课堂系列(统编版)。本课时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中规则的重要性,学会遵守规则,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规则意识,提高道德素养。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培养学生尊重规则、遵守规则的社会责任感,增强法治意识,提升道德素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规则与个人生活、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形成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学会在规则中生活,促进个人品德的健康发展。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1.理解规则在生活中的重要性;2.学会遵守规则,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难点:1.将抽象的规则与具体生活情境相结合,理解规则的实际意义;2.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和能力。
解决办法:
1.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从具体生活场景中体会规则的重要性;
2.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遵守规则;
3.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培养规则意识;
4.运用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遵守规则的经验,共同提高。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结合案例,讲解规则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认识。
2.讨论法:组织学生就规则与生活实际的关系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
3.活动法:设计角色扮演、小组竞赛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遵守规则的意义。
教学手段:
1.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直观展示规则的实际应用。
2.互动软件:运用教学软件,设计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3.课堂板书:通过板书展示重点内容,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加深理解。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一组生活中常见的交通规则图片,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些规则为什么重要吗?”
-回顾旧知: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节课学习的“生活中的规则”,简要回顾规则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2.新课呈现(约20分钟)
-讲解新知:
a.引入“规则的力量”这一主题,讲解规则的定义和作用。
b.通过视频案例,展示规则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安全等方面的重要性。
-举例说明:
a.以学校纪律为例,解释规则如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b.以家庭规则为例,说明规则如何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相处。
-互动探究:
a.分组讨论:让学生讨论自己生活中常见的规则,并分析这些规则的意义。
b.角色扮演:模拟不同生活场景,让学生体验遵守规则和不遵守规则带来的不同结果。
3.巩固练习(约15分钟)
-学生活动:
a.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套简单的班级规则,并说明理由。
b.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公共场所,观察并记录该场所的规则,分享给全班同学。
-教师指导:
a.对学生的设计方案和观察记录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思考规则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b.针对学生在讨论和角色扮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4.总结与反思(约5分钟)
-学生总结: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规则的重要性。
-教师总结:强调遵守规则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积极践行规则。
5.作业布置(约2分钟)
-学生作业:课后,请学生观察并记录自己生活中不遵守规则的现象,思考如何改进。
-教师作业:收集学生的观察记录,为下一节课的讨论做好准备。
教学过程共计约47分钟。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规则制定的历史背景:介绍不同历史时期规则制定的演变,如古代的法律制度、现代的交通规则等。
-规则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探讨规则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具体应用,如国际法、公司规章制度等。
-规则与个人成长的关系:分析规则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如学习规则、生活规则、职业规则等。
-规则与道德伦理的关系:探讨规则与道德伦理的相互关系,如法律与道德的界限、规则对道德的规范作用等。
2.拓展建议:
-阅读推荐:《社会契约论》、《法律的故事》等书籍,了解规则的历史和发展。
-观看纪录片:推荐观看《法治中国》、《规则的力量》等纪录片,直观感受规则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参与社区活动:鼓励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亲身体验规则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作用。
-家庭讨论:与家人一起讨论家庭规则的重要性,共同制定或改进家庭规则。
-校园规则实践:在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