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pptx
高考复习专题(文言文)文言文复习——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导入011977年高考翻译题: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的一段“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02当年有位考生是这样翻译的:“姐夫和小姨子手拉手逛公园,他们走得越近就越危险,人多的地方危险就小,人少的地方危险就大……”
简要解读文言文翻译是考查考生文言文阅读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一直是高考文言文阅读的重点。从2002年开始,文言文段落或句子的翻译已成为文言文阅读的必考内容,而且逐渐由客观题发展为主观题。多年来,高考翻译题均要求考生采用直译的方式,只有在确实难以直译的情况下才酌情采用意译。要求将原文逐字逐句落实到译文中去,尽量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尽可能保持一致。
04湖南卷译文:①在这个亭子里喝酒并以此为乐。②凭借这保全他们的真性,并闻名后世。③独自整天在山涧峡谷中,啄食青苔,踩着白石头。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饮酒于斯亭而乐之。(2)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3)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把下面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人不涉难,则智不明。今则妇子仰食与我,欲不为吏,亦不可得。赐之车马而辞者,不畏步者也。2009年湖南省高考文言文翻译题【高考真题】
01【答案】02人不经历磨难,智慧就不明达。03如今却是妻子儿女靠我养活,想不做官也做不到。04赏赐给他车马却推辞的人是不怕步行的人。
2013年把文中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3分)2译文3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以此待敌,得无非计乎!(4分)4译文5然乖背至是,亦良为可怪。(3分)6译文:7
【答案】(1)刘备与诸葛亮不是旧交,又因为他年纪轻,(刘备)把他当作一般书生看待。如今都比不上(曹操),而且将军的部众不过几千人,凭借这些对付敌人。恐怕不是办法吧!然而(彼此)背离到这个程度,也确实是值得奇怪。【解析】本题的翻译,考点在于几个实词、虚词和句式,(1)句中的“旧”“以”“以”;(2)句中的“而”“以”“得无”(固定句式);(3)句中的“乖”“是”“良”等,都是重要的采分点,关键是要注意对译。
文言翻译的原则翻译文言文的三个基本原则是“信”、“达”、“雅”。信:达:雅: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和每个句子的含义,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直译出来。不可随意地增减内容。翻译出的现代文要通顺明白,表意要明确,语言要通畅,语气不走样。要做到“信”、“达”,就必须按照古代汉语中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的使用特点一一对应地直译,必须增减的内容方可增减。
文言翻译的种类文言文的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要求原文字字在译文中有着落,译文字字在原文中有根据。句式特点、风格力求和原文一致。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句也不够通顺。直译:意译:所谓意译,是指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的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文言翻译的种类文言文的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从高考的特点与考查所要达到的目的出发,文言文的翻译应当采用以直译为主的方式,意译只能是一种辅助的手段。直译不便表达意思时再采用意译。例:原文: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直译:项王、项伯面向东坐着;亚父面向南坐着,——亚父是范增;沛公面向北坐着;张良面向西侍坐。意译:项王、项伯坐在西面;亚父坐在北面,——亚父就是范增;沛公坐在南面;张良陪同坐在东面。
文言文翻译的两大招数01第一招: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意思,不遗漏,不多余。01第二招:文从句顺明白通顺,合乎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01
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意译为辅,文从句顺。文言文翻译的标准
翻译下列句子:译: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人名地名官名与现代汉语义同器物名人名、年号1.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译: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作为赵国的将领征讨齐国,大败齐军,夺取了阳晋,被封为上卿,他凭借勇气闻名于诸侯各国。2.得楚和氏璧。
翻译下列句子:朝代名留数量词译:不久有能辨识古物的人告诉我:“这是五代、宋时的古董,年代很久了,应该小心的把它当作珍宝一样收藏着,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