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docx
2024年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一、单选题(1-35题)
1.地球上天天都有地震发生,而且多到一天就要发生一万多次,其中能造成破坏的约有()次。
A.10B.100C.1000
答案:A。地球上每天发生的地震中能造成破坏的约10次。
2.地震是地球()物质运动的结果。
A.外部B.地核C.内部
答案:C。地震是地球内部物质运动的结果,地球内部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导致地壳运动引发地震。
3.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叫做震源深度,震源深度在()公里以内为浅源地震。
A.60B.70C.80
答案:B。震源深度在70公里以内为浅源地震,浅源地震对地面的影响和破坏往往较大。
4.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它的大小是根据()确定的。
A.震源深度B.释放能量大小C.震中距
答案:B。震级是根据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确定的,释放能量越大,震级越高。
5.我国采用的地震烈度表最高烈度为()度。
A.ⅫB.ⅪC.Ⅹ
答案:A。我国采用的地震烈度表最高烈度为Ⅻ度。
6.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是()发明的。
A.祖冲之B.张衡C.毕昇
答案:B。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候风地动仪。
7.我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唯一对大地震做出过成功短临预报的国家。1975年2月4日,我们成功地预报了()地震,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做出的有减灾实效的预报。
A.四川松潘7.2级B.河北邢台6.8级C.辽宁海城7.3级
答案:C。1975年2月4日成功预报了辽宁海城7.3级地震。
8.地震发生时,在室外应躲在()。
A.广告牌下B.楼房墙角下C.空旷场地
答案:C。地震时在室外应躲在空旷场地,广告牌和楼房墙角都有倒塌危险。
9.被埋压的人员通常应当采取以下方法,保存体力,等待救援,其中不正确的是()。
A.用湿手巾、衣服或其他布料等捂住口鼻和头部,避免灰尘呛闷发生窒息及意外事故
B.尽量活动手和脚,用周围可搬运的物品支撑身体上面的重物,避免塌落
C.在周围没有动静时,不必发出任何求救信号
答案:C。被埋压人员在周围没有动静时,也应适时发出求救信号,如敲击物体等。
10.地震发生后,从高楼撤离时应()。
A.走安全通道B.跳楼C.乘电梯
答案:A。地震后从高楼撤离应走安全通道,跳楼和乘电梯都非常危险。
11.世界上三大地震带是()。
A.环太平洋地震带、印度洋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
B.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
C.欧亚地震带、北极洋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
答案:B。世界上三大地震带是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
12.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为“防灾减灾日”。
A.4月22日B.5月12日C.6月5日
答案:B。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防灾减灾日”。
13.地震引起的直接灾害是()。
A.建筑物倒塌、火灾、瘟疫
B.地面变形、建筑物倒塌、管道断裂
C.洪水、海啸、火山喷发
答案:B。地面变形、建筑物倒塌、管道断裂是地震引起的直接灾害,火灾、瘟疫、洪水、海啸等可能是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
14.当地震发生时你在学校上课,应()避险。
A.向教室外跑B.听老师指挥C.蹲在地上
答案:B。在学校上课时发生地震,应听老师指挥进行避险。
15.地震发生时,要保持清醒,头脑冷静,就地避险,不可冒然外逃,以下最不安全的地方是()。
A.床下B.桌子底下C.阳台
答案:C。阳台在地震时容易倒塌,是比较不安全的地方。
16.人们在避震“自救瞬间”的首先选择的是()。
A.先保护头B.先保护胸部C.先保护双手
答案:A。避震“自救瞬间”首先应保护头,因为头部是人体重要部位,受伤后可能危及生命。
17.震后被埋压时求生的对策是()。
A.不停地呼救
B.不顾一切的行动
C.保存体力,寻找脱险捷径
答案:C。震后被埋压应保存体力,寻找脱险捷径,不停地呼救会消耗大量体力。
18.地球上一年大约发生()万次地震。
A.300B.500C.700
答案:B。地球上一年大约发生500万次地震,其中绝大多数都很微弱。
19.以下哪种情况地震谣言可能性大()。
A.地震部门发布的地震预报
B.由政府发布的地震信息
C.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地震传闻
答案:C。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地震传闻往往是地震谣言,地震部门和政府发布的信息相对可靠。
20.地